|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辙的《饮酒过量肺疾复作》 全文:朝蒙麴尘居,夜傍糟床卧。
 鼻香黍麦熟,眼乱瓶罂过。
 囊中衣已空,口角涎虚堕。
 啜尝未云足,盗釂恐深坐。
 使君信宽仁,高会慰寒饿。
 西楼适新成,明月犹半破。
 拥檐青山横,拂槛流水播。
 雕盘贮霜实,银盎荐秋糯。
 共言文字欢,岂待红裙佐。
 惟知醍醐滑,不悟颇罗大。
 夜归肺增涨,晨起脾失磨。
 情怀忽牢落,药饵费调和。
 衰年足奇穷,一醉仍坎坷。
 清尊自不恶,多病欲何奈。
 闻公话少年,举白不论个。
 歌吟杂嘲谑,笑语争掀簸。
 平明起相视,锐气曾末挫。
 达人遗形骸,驽马怀豆莝。
 不知逃世网,但解忧岁课。
 不见独醒人,终费招魂些。
 
 参考注释麴尘亦作“麯尘”。1.酒曲上所生菌。因色淡黄如尘,亦用以指淡黄色。 唐  谷神子 《博异志·阎敬立》:“须臾吐昨夜所食,皆作朽烂气,如黄衣麴尘之色,斯乃櫬中送亡人之食也。” 清  钱谦益 《蜡梅》诗之一:“ 罗浮 曾见梦中身,髣髴新粧改麴尘。” 2.借指柳树,柳条。嫩柳叶色鹅黄,故称。 唐  唐彦谦 《黄子陂荷花》诗:“十顷狂风撼麴尘,缘堤照水露红新。” 宋  张先 《蝶恋花》词:“柳舞麴尘千万线,青楼百尺临天半。”参见“ 麴尘丝 ”。 3.初春时嫩柳倒映水中而呈鹅黄色的春水。 前蜀  毛文锡 《虞美人》词:“垂杨低拂麴尘波,蛛丝结网露珠多。” 清  夏葛 《渡江云》词:“风信峭,麴尘新涨,千片已东流。” 4.指茶。 唐  白居易 《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诗:“阳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麴尘。” 唐  白居易 《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白瓷甌甚洁,红炉炭方炽。沫下麴尘香,花浮鱼眼沸。” 糟床亦作“ 糟床 ”。榨酒的器具。 唐 杜甫 《羌村》诗之二:“赖知禾黍收,已觉糟牀注。” 宋 杨万里 《过三衢徐载叔采菊载酒秉烛夜酌走笔》诗:“试问糟牀与簷溜,雨声何似酒声多。” 清 陈维崧 《好事近·食蟹忆南耕》词:“更听糟床细注,赏半窗晴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