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太平时节身难遇,昌黎此语亦凄恻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陈著的《后纪时行》 全文: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太平社会安定 安于太平之乐。——宋· 苏轼《教战守》 时节(1) 季节;时令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 杜甫《春夜喜雨》 (2) 又如:清明时节;秋收时节 (3) 时候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昌黎(1). 唐 韩愈 世居 颍川 ,常据先世郡望自称 昌黎 (今 河北省 昌黎县 )人; 宋 熙宁 七年诏封 昌黎伯 ,后世因尊称他为 昌黎先生 。 唐 韩愈 《送陆歙州》诗序:“於是 昌黎 韩愈 道愿留者之心,而泄其思。”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构衅》:“绍 昌黎 之道脉,岂兴八代之衰!” 清 周亮工 《王王屋传》:“公著诗一卷、文二卷。诗清婉有志,文则力追 昌黎 、 柳州 。” 马其昶 《<古文辞类纂标注>序》:“ 昌黎 论文,务去陈言。” (2).借指 韩 姓。 宋 李清照 《上枢密韩肖胄诗》之一:“中朝第一人,春官有 昌黎 。身为百夫特,行足万人师。”按,此“昌黎”指 韩肖胄 。 凄恻因情景凄凉而悲伤。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军士各与父兄昆弟取诀,国人悲哀,皆作离别相去之词……於是观者莫不悽惻。”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是以行子肠断,百感悽惻。” 唐 白行简 《李娃传》:“一旦大雪,生为冻馁所驱,冒雪而出,乞食之声甚苦,闻见者莫不悽惻。” 清 顾炎武 《禹陵》诗:“ 会稽 山色好,悽惻独攀登。” 悲痛;哀伤。 苏曼珠 《碎簪记》:“余心中甚为 莲佩 凄惻,此盖人生至无可如何之事也。” 因情景凄凉而感触悲伤。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惻。” 唐 黄滔 《明皇回驾经马嵬赋》:“六马归 秦 ,却经过於此地;九泉隔 越 ,几凄惻於平生。” 宋 陆游 《鹿头关过庞士元庙》诗:“ 士元 死千载,凄惻过遗祠。”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事物八·玉华山樵》:“老怀岂能忘故山,神游往往于其问。为君写此转凄惻,片云零落何时还。” 丁玲 《阿毛姑娘》:“那歌调在那弦上是发出那样高亢的,激昂的,又非常委婉凄恻的声音, 阿毛 又想哭了。”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