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美人高坐碧氍毹,手拨琵琶唱频阕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汪坦的《燕山行》 全文: 参考注释美人(1) (2) 美女 一个长着油光发亮的黑头发、红嘴唇、眼睛一点也不怯懦的大胆的美人 (3) 品德高尚的人;贤人 全州的美人和绅士都聚集在那里 高坐(1).亦作“ 高座 ”。讲席。讲席高于听讲者的座位,故称。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向高坐者,故是凶物。” 刘孝标 注引《高逸沙门传》:“ 王濛 恒寻遁,遇 祗洹寺 中讲,正在高坐上,每举麈尾,常领数百言,而情理俱畅。”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上敬天竺教,十二年冬,製二高座,赐 新安国寺 。一为讲座,一为唱经座,各高二丈。” 清 吴伟业 《赠苍雪》诗:“师於高座上,瓣香祝君父。” (2).借指精通佛理的高僧。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上·帛尸黎蜜多罗》:“西域人,时人呼为高座。” (3).坐于上座。《三国演义》第五一回:“ 孔明 曰:‘不须主公忧虑,儘着 周瑜 去厮杀,早晚教主公在 南郡 城中高坐。’”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台省·山西乔御史》:“每晨起,具衣冠,升堂高坐,命僕隶呼唱开门。” 氍毹毛织的布或地毯,旧时演戏多用来铺在地上,故此“氍毹”或“红氍毹”常借指舞台 厅正面屏开孔雀,地匝氍毹,都是锦绣桌帏,妆花椅甸。——《金*瓶*梅词话》 琵琶中国的一种四弦乐器,弹奏如吉他,其主要部分大如诗琴,颈部有琴柱12个以上,伸入主体部分的琵琶,是在西汉“裁筝筑”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它从西汉试制,历东汉、魏晋、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汉末魏初始获“枇杷”名。魏晋时,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