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应麟的《东山》 全文: 东山美周公,千载邈遗音。 槃槃谢家安,陈迹犹可寻。 仰睇虞峰高,俯挹娥涛深。 伟人不可作,感慨生登临。 典午鼎岌岌,日夕照忠忱。 谈笑沮温谋,尊俎却氐侵。 斯民免为鱼,清风濯鬴鬵。 抚筝疑未释,西州复沾衿。 紫囊皆少年,秉钺扫云阴。 茂绩世茅土,有孙亦璆琳。 祚移卯金刀,志士皆噎喑。 曷不效靖节,种菊遁幽林。 既縻无嘉爵,空怀子房心。 鸿鸣九霄远,雉翳嗟珍禽。 行藏异危逊,览古得良箴。 吾游几入越,独欠隮崯岑。 晋士岂清谈,底柱几江浔。 翠屏倚空碧,浮云更古今。 永言广武叹,谁续洛生吟。
参考注释九霄(1).天之极高处;高空。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其高则冠盖乎九霄,其旷则笼罩乎八隅。” 唐 武衡 《同幕中诸公送李侍御归朝》诗:“ 巴 江暮雨连 三峡 , 剑 壁危梁上九霄。” 徐特立 《言立》诗:“丈夫落魄纵无聊,壮志依然抑九霄。” (2).道家谓仙人居处。《文选·沉约<游沉道士馆>诗》:“鋭意三山上,託慕九霄中。” 张铣 注:“九霄,九天仙人所居处也。” 唐 李白 《明堂赋》:“比乎 崑 山之天柱,矗九霄而垂云。” 王琦 注:“按道书,九霄之名,谓赤霄、碧霄、青霄、絳霄、黅霄、紫霄、练霄、玄霄、縉霄也。一説以神霄、青霄、碧霄、丹霄、景霄、玉霄、琅霄、紫霄、火霄为九霄。” 宋 陆游 《长生观观月》诗:“独倚栏杆吹玉笛,道人不怕九霄寒。” (3).喻皇帝居处。 唐 杜甫 《腊日》诗:“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罌下九霄。” (4).借指帝王。 唐 包佶 《奉和常阁老晚秋集贤院即事寄赠徐薛二侍郎》诗:“九霄偏眷顾,三事早提携。” 唐 黄滔 《敷水庐校书》诗:“九霄无詔下,何事近清尘?” 珍禽 珍贵罕见的鸟类 珍禽异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