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元代解之昂的《游武夷》 全文: 石出水声急,木落山容宽。 野马乍脱羁,方知天地非人间。 既无子陵志,甘老垂渔竿。 又无子房遇,挟策干天颜。 胡为红尘中,汨没不复还。 武夫晚护入山县,壮士晓舆登峻关。 一身系官囚,半刻怡神难。 临风忽长啸,白首空悲叹。 扁舟适然过渡口,武夷闽越为名山。 仙灵应喜远客至,寒泉弄玉峰垂鬟。 猿啼鹤唳山月白,坛高石润天风寒。 人间百年如一瞬,山中长夜何漫漫。 琼津漱罢万虑绝,飘飘思入秋云间。 浮世之乐兮不足恃,虚名渐逼头生斑。 劝君归去来,自有延年丹。 长生未可期,聊复居尘寰。 呼童明朝剩载酒,要穷九曲飞仙湍。 仙人对饮道翁劝,大家写入图中看。 图中看,倦归去。 不须事业问平生,万里蛮烟障前路。
参考注释一身(1) 全身,浑身 一身正气 (2) 一套(衣服) 一身新衣服 (3) 一个人 孑然一身 半刻(1).一刻之半。古代以铜漏计时,一昼夜分为一百刻。半刻约当今七分十二秒。 南朝 宋 何承天 《上历新法表》:“按《后汉·志》,春分日长,秋分日短,差过半刻。” (2).表示短暂的时间。 鲁迅 《朝花夕拾·无常》:“但连‘还阳半刻’都知道,究竟还不失其‘聪明正直之谓神’。” 王安友 《协作》:“﹝他﹞站了半刻,就转身向庄里走去。” 怡神(1).怡养或怡悦心神。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今欲道足下以卫生之秘术,怡神之妙道,譬愈我於沉疴,若起尸於仙草,寧愿闻乎?”《隋书·儒林传·刘炫》:“玩文史以怡神,閲鱼鸟以散虑。”《旧唐书·顺宗纪》:“而积疾未復,至于经时,怡神保和,常所不暇。”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七:“有一人奏携琴,有一人奏繁华令(西洋胡琴)相和。风雷疾转,泉漏铿锵,固然已经怡神心会,最动人处却在抑扬迢递间写得人心弦上的言语。” (2).古代名琴名。《文献通考·乐十》:“《琴瑟下》论曰: 黄帝 之清角, 齐桓 之号鐘, 楚庄 之绕梁, 相如 之緑綺, 蔡邕 之焦尾,以至玉牀、响泉、韵磬、清英、怡神之类,名号之别也。”《骈雅·释器下》:“清角、鸣廉……焦尾、怡神,灵开、灵和,古名琴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