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张守的《洪庆善提刑罢官过建康惠诗和答》 全文: 若人儒林秀,俊声自孩提。 振鬣日千里,众眼惊月题。 盍登要路津,献纳苏黔黎。 聊乘使者车,枳棘非鸾栖。 戢翼下吴会,客路秋风凄。 弭帆江之滨,归梦先苕溪。 寄傲水南北,忘怀玉东西。 况乃味禅悦,已知昔途迷。 坐笑老婆禅,杖拂劳提撕。 祗应浩然气,中宵吐虹霓。 功名傥来遇,未免云衢跻。 秖今宠辱际,渊澄看旋鲵。 龙钟秣陵守,短发那胜篦。 邂逅见亹亹,野鹤羞凡鸡。 言句谢筌筏,未易穷端倪。 归来见詹尹,宁复问突梯。
参考注释况乃亦作“况乃”。亦作“况廼”。 1.恍若,好像。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赤石进帆海》诗:“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髮。” 唐 杜甫 《江边星月》诗之一:“餘光隐更漏,况乃露华凝。” 唐 元稹 《和乐天秋题曲江》:“况乃江枫夕,和君《秋兴》诗。” (2).何况;况且;而且。《后汉书·王符传》:“以罪犯人,必加诛罚,况乃犯天,得无咎乎?”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初发彊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兹情已分虑,况廼协悲端。” 宋 王安石 《酬冲卿月晦夜有感》诗:“夜云不见天,况乃星与月。” 禅悦佛教语。谓入于禅定,使心神怡悦。《维摩诘经·方便品》:“虽服寳饰,而以相好严身;虽復饮食,而以禪悦为味。”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非服名香,但资禪悦。” 宋 黄庭坚 《赋盐万岁山中仰怀外舅谢师厚》诗:“禪悦称性深,语端入理近。” 清 包世臣 《艺舟双楫·<旧业堂文钞>序》:“至被诬废弃之后,其能放情山水,逃心禪悦者,已为越絶流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