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潘兴嗣的《逍遥亭》 全文: 作亭名逍遥,此理诚不虚。 宽於一天下,原宪惟桑枢。 况我卜清旷,风雨庇有馀。 方池容潋滟,小径足萦迂。 花木颇窈窕,松筠亦扶疏。 鸣蛙送鼓吹,好鸟来笙竽。 可琴亦可咏,可饮亦可娱。 盘虽无下箸,宾食亦有鱼。 恢论或申旦,隐几忘移晡。 困来展足眠,醉倒从人扶。 率尔但付畅,因烦而领无。 邺侯三万轴,方朔五车书。 弃置复弃置,任自相贤愚。 无妨吾逍遥,此乐诚何如。
参考注释鸣蛙(1).蛙鸣。比喻俗物喧闹。《晋书·后妃传论》:“识暗鸣蛙,智昏文蛤。” 宋 苏轼 《用旧韵送鲁元翰知洛州》:“鸣蛙与鼓吹,等是俗物喧。” 清 唐孙华 《夏日园居杂咏》之三:“眼底雌雄看鬭蚁,耳中鼓吹厌鸣蛙。” (2).鸣叫的青蛙。 宋 范成大 《喜雨》诗:“昨遣长鬚借踏车,小池须水引鸣蛙。” 明 刘基 《冬暖》诗:“野畦落日舞残蝶,小池过雨喧鸣蛙。” 鼓吹(1) 宣扬,使众人知道 鼓吹六经 (2) 吹嘘 鼓吹种族优劣论 笙竽笙和竽。因形制相类,故常联用。竽亦笙属乐器,有三十六簧。《礼记·檀弓上》:“琴瑟张而不平,笙竽备而不和。” 晋 左思 《吴都赋》:“盖象琴筑并奏,笙竽俱唱。” 唐 杜甫 《玉华宫》诗:“万籟真笙竽,秋色正萧洒。”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中秋》:“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 清 黄宗羲 《黄季真先生墓志铭》:“门成 鲁 卫 ,祭抱笙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