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郭印的《提宫宇文朝议挽辞》 全文: 忆昔我弱冠,辟廱尾群英。 公时少二岁,籍注国子生。 同舍气味同,异姓而弟兄。 厥后公筮仕,我亦猎科名。 参辰不相比,邈焉笑语并。 云溪既卜筑,来往数逢迎。 玄谭入理窟,淡交遗世情。 邑人敬二老,可为来者程。 顷年我出使,公言勉一行。 偻指解辔归,请当踵前盟。 山颓梁木坏,闻讣恍以惊。 迹公生平事,表里皆纯诚。 居家简以肃,从官廉而平。 应酬心地虚,不见喜愠萌。 处顺悠然去,了无丝发惊。 乃知学道力,坚刚老益明。 天报良未已,诸孙何铮铮。 回首丹旌路,风悲涕泪横。
名句书法欣赏 顷年我出使,公言勉一行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顷年(1).近年。《后汉书·明帝纪》:“自 汴渠 决败,六十餘岁,加顷年以来,雨水不时, 汴 流东侵,日月益甚,水门故处,皆在 河 中。” 唐 张九龄 《敕处分举人》:“顷年策试,颇成弊风,所问既不切於时宜,所对亦何关於政事?”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景》:“顷年更有解事者,屏除罗綺,卧处横施竹榻、布帷、角枕,极其朴素。” (2).往年。《魏书·广陵王羽传》:“朕顷年以其人识见可取,故简司狱官,小优劣不足为差。”《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时 李永锡 亦在举中, 旦 等言:‘ 永锡 即顷年妄陈封事被黜者。’” 出使 带着使命出访外国或长驻国外 公言(1).公开谈论。《史记·孝文本纪》:“ 宋昌 曰:‘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不受私。’”《魏书·刘昶传》:“ 高祖 曰:‘国家本来有一事可慨。可慨者何?恒无公言得失。’” 明 唐顺之 《钝斋吴公墓碣铭》:“独念先君性刚直,耻为譎祕媕婀之态,其遇事虽不关己利害,亦公言激发无所避。” (2).公众的言论。 唐 韩愈 《原道》:“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 明 杨慎 《词品·吴梦窗》:“ 阴 君 焕 序其辞云:求辞於吾 宋 ,前有 清真 ,后有 梦窗 。此非 焕 之言,四海之公言也。” 一行(1) 一面;一边。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 (2) 一经 一行作吏 (3) 一群,多指同行的人 贫僧一行四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