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怪来尊老升歌席,移就菩提养病坊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刘克庄的《三和妆字韵陈魁载酒》 全文: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怪来(1).惊疑。 唐 王维 《班婕妤》诗:“怪来妆阁闭,朝下不相迎。总在春园里,花间笑语声。” 宋 杨万里 《紫宸殿拜表贺雪》诗:“怪来腊日起春风,一夜琼花发禁中。” (2).难怪。 唐 韦应物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诗:“怪来诗思清入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宋 许棐 《访潘叔明》诗:“怪来几案无寒色,春在题诗卷子中。” 元 关汉卿 《金线池》楔子:“怪来喜鹊迎头噪, 济 上如今有故人。” 尊老(1).位尊年老。《北史·万俟洛传》:“初, 神武 以其父 晋 尊老,特崇礼之,尝亲扶上马。” (2).仅指年老。 宋 叶适 《丁少詹墓志铭》:“人谓 少詹 年已尊老,读书有数,而议论自许夸大,相与背笑之。” (3).称年高的长辈,特指他人或自己的父母。 汉 应劭 《风俗通·穷通·司徒中山祝恬》:“家上有尊老,下有弱小,愿相随。” 清 袁枚 《随园随笔·称谓》:“《南史》 何子平 曰:‘尊老在东’,称母也,今专以属父。然 右军 《十七帖》云:‘此间士人皆有尊老。’又似尊老二字亦父母之通称。” (4).称德重年长的高僧。 唐 义净 《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来至佛所礼佛,双足在一边坐,不云敷坐具。三拜,在一边立,斯其教矣。但尊老之处,多座须安,必有人来准仪而坐。凡是坐者,皆足蹋地,曾无帖膝之法也。” 升歌谓祭祀、宴会登堂时演奏乐歌。《仪礼·燕礼》:“升歌《鹿鸣》,下管《新宫》,笙入三成。”《礼记·乡饮酒义》:“工入,升歌三终,主人献之。” 孔颖达 疏:“升堂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每一篇而一终也。” 南朝 宋 谢庄 《登歌》:“《肆夏》戒敬,升歌发德。” 宋 郭茂倩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序》:“ 梁元帝 《纂要》曰:‘堂上奏乐而歌曰登歌,亦曰升歌。’” 菩提佛教音译名,指觉悟的境界 养病坊唐 开元 时由官府设置属寺僧经营的收容流寓乞丐及残疾人的场所。《旧唐书·武宗纪》:“悲田养病坊,缘僧尼还俗,无人主持,恐残疾无以取给,两京量给寺田賑济。” 宋 阮阅 《诗话总龟·讥诮中》:“时有人作诗曰:谁谓调元地,翻成养病坊。”参阅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养济院育婴堂义冢地》。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