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南北朝江淹的《杂体诗 孙廷尉绰杂述》 全文:太素既已分。
 吹万着形兆。
 寂动茍有源。
 因谓殇子夭。
 道丧涉千载。
 津梁谁能了。
 思乘扶接受翰。
 卓然凌风矫。
 静观尺棰义。
 理足未尝少。
 冏冏秋月明。
 凭轩咏尧老。
 浪迹无蚩妍。
 然后君子道。
 领略归一致。
 南山有绮皓。
 交臂久变化。
 传火乃薪草。
 亹亹玄思清。
 胸中去机巧。
 物我俱忘怀。
 可以狎鸥鸟。
 
 参考注释殇子未成年而死者,短命的人。《庄子·齐物论》:“莫寿於殤子,而 彭祖 为夭。” 成玄英 疏:“人生在於襁褓而亡,谓之殤子。” 陆德明 释文:“殤子,短命者也。”《吕氏春秋·察今》:“病变而药不变,嚮之寿民,今为殤子矣。”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此则宰衡之与皁隶, 容  彭 之与殤子……咸得之於自然,不假道於才智。” 宋  王安石 《酬裴如晦》诗:“殤子未安 庄氏 义,寿亲还慰 鲁侯 心。” 郭沫若 《文艺论集·惠施的性格与思想》:“自本体而言,殇子虽夭而他的身体不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