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词名句:

 

名句 忽闻孤鸾别鹤之清调,琅然出幽谷之谽谺
释义

名句出处

出自明代王樵的《题弹琴峡(峡在居庸关。使代,嘉靖庚戌)》

全文:
边城春色晚,四月柳含芽。
不入居庸道,安知有落花。
涧水清浅流,高低绕人家。
忽闻孤鸾别鹤之清调,琅然出幽谷之谽谺
水石自成音,穆如风中琴。
听无用于钟期,巧无施于伯牙。
洗我客愁尽,因之发长嗟。
大都商旅来如市,雄边羽檄纷如麻。
高风撼地白日黯,梦魂不定听胡笳。
皆言此地即堪愁,不到边庭鬓欲华。
孰有幽泉不改音,乔木四时山自嘉。
乃知桃花源,何必武陵涯。

参考注释

孤鸾

(1).孤单的鸾鸟。比喻高人隐士。 南朝 梁 江淹 《赠炼丹法和殷长史》:“譬如明月色,流采映岁寒。一待黄冶就,青芬迟孤鸞。”

(2).孤单的鸾鸟。比喻失去配偶或没有配偶的人。 北周 庾信 《拟咏怀》之二二:“抱松伤别鹤,向镜絶孤鸞。” 唐 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琴前镜里,孤鸞别鹤之哀;竹死城崩, 杞 妇 湘 妃之怨。” 宋 张先 《卜算子》词:“临镜无人为整装,但自学孤鸞照。” 明 张珽 《龙膏记·空访》:“长垂天幔孤鸞舞,旋炙银笙双凤语。” 清 李渔 《意中缘·诳姻》:“多应是犯孤鸞,红颜数奇。”参见“ 孤鸞照镜 ”。

(3).琴曲名。 晋 陶潜 《拟古》诗之五:“上弦惊《别鹤》,下弦操《孤鸞》。” 宋 苏轼 《欧阳晦夫惠琴枕》诗:“《孤鸞》、《别鵠》谁復闻,鼻息齁齁自成曲。”

别鹤

(1).即《别鹤操》。 南朝 齐 谢朓 《琴》诗:“是时操《别鹤》,淫淫客泪垂。” 明 刘基 《独不见》诗:“有人抱瑟上高阁,坐对粧臺弹《别鹤》。”

(2).喻离散的夫妇。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三:“寧作野中之双鳧,不愿云间之别鹤。” 唐 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琴前镜里,孤鸞别鹤之哀;竹死城崩, 杞妇 湘妃 之怨。”

清调

汉 代乐府《相和歌》的曲调之一,与平调、瑟调合称三调,也称清商三调。后亦指清雅的乐曲。《魏书·段承根传》:“思乐哲人,静以镇躁。蔼彼繁音,和此清调。” 清 钮琇 《觚賸续编·于家琵琶》:“今宵万籟俱寂,清调远闻,恍出吾姬之手,不胜悲痛。”参见“ 清商乐 ”、“ 清商三调 ”。

琅然

声音清朗貌。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 宋公垂 ﹞讽诵之声,琅然闻於远近。” 元 同恕 《良夜》诗:“琅然一曲发清商,门外踉蹌舞山鬼。”《明史·周顺昌传》:“﹝旂尉﹞大呼:‘囚安在?’手掷鋃鐺於地,声琅然。”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张慧仙寄外诗记》:“琅然对答,声若洞簫。”

出幽

犹言出谷。 孙中山 《祭革命死义诸烈士文》:“去秕与螙,不尽不休,嘘枯植弱,俾之出幽。”参见“ 出谷 ”。

谽谺

(1).山谷空旷貌。 唐 卢照邻 《五悲·悲昔游》:“当谽谺之洞壑,临决咽之奔泉。” 清 厉鹗 《二月十七日重游洞霄宫探大涤洞天》诗:“穿尽幽篁履苔石,惊见谽谺洞门坼。”参见“ 谽呀 ”。

(2).山石险峻貌。 唐 独孤及 《招北客文》:“其北则有劒山巉巉,天凿之门,二壁谽谺,高岸嶙峋。” 清 金志章 《钤山行》:“ 鈐山 四绕青谽谺, 袁江 一綫盘脩虵。”

(3).犹闪烁。 唐 杜甫 《柴门》诗:“长影没窈窕,餘光散谽谺。” 清 赵执信 《平度州道中望东北诸山》诗:“臺阁嵯峨布空曲,浮金炫碧生谽谺。”

(4).中空貌。 清 史夔 《弘济寺》诗:“戌削寒侵袂,谽谺树隐门。” 清 谭嗣同 《城南思旧铭并叙》:“加北俗多忌,厝棺中野,雨日蚀漏,谽谺洞开。”

随便看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21:3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