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道潜的《早秋南楼书事》 全文:白帝初回天地秋,井梧叶老阴尚稠。
 森森爽气入屏幔,骨冷魂清无汗流。
 觉来览眺觅佳处,挟册独上西南楼。
 崇山广泽坐可挹,远水孤村横道周。
 上窥青天堕海日,下瞰白鹤盘庭楸。
 谁令浓阴起曾嶂,扑扑乱眼如云浮。
 埋林涨壑只俄顷,抚袂掩抑将谁俦。
 明星皎月邈难见,络纬蟋蟀空啁啾。
 安得风生土囊口,万里一扫无停留。
 王孙未归空碧草,我思不见徒离忧。
 
 参考注释扑扑(1).盛貌。 唐  白居易 《山石榴寄元九》诗:“山石榴,一名山躑躅,一名杜鹃花,杜鹃啼时花扑扑。” 清  王士禛 《复雨》诗:“今年稍稍宜雨暘,黍稷扑扑称叶长。” (2).象声词。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一折:“恰便是小鹿儿扑扑地撞我胸脯,火块似烘烘烧我肺腑。” 清  姚鼐 《山行》诗:“布穀飞飞劝早耕,春锄扑扑趁初晴。” 峻青 《黎明的河边》:“子*弹像蝗虫似的在我们身边扑扑的乱飞。” (3).尘土堆积或飞扬貌。形容奔走劳顿。 张天翼 《“新生”》:“他那件重甸甸的中装大衣,他那两口重甸甸的小皮箱,都是灰扑扑的样子。” 沉从文 《天安门前》:“成串的骆驼队伍,从容不迫在灰尘扑扑的道路上前进。” 云浮(1).如云之飘散。形容短暂易逝。 晋  刘琨 《重赠卢谌》诗:“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 宋  陆游 《夜坐》诗之二:“瓦裂人间事,云浮身后名。” (2).比喻盛多。《后汉书·崔駰传》:“方斯之际,处士山积,学者川流,衣裳被宇,冠盖云浮。” 南朝  宋  王僧达 《释奠诗》:“异人鳞萃,淑美云浮。” (3).喻仕进。 唐  王维 《秋夜独坐怀内弟崔兴宗》诗:“思子整羽翮,及时当云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