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碧云寺》 全文: 祗园近北邻,山静得来频。 佛自如如相,予惟业业人。 未妨游偶暇,了足悟清因。 不藉山僧住,今稀能可伦。
  参考注释不藉(1).不凭借;不依靠。 清  王韬 《淞隐漫录·三怪》:“ 济南  李大 ,业负贩。捷足善走,自南诣北,往往不藉舟车。” (2).不顾惜。 唐  布燮 《听妓洞云歌》:“ 嵇叔夜 鼓琴饮酒无閒暇;若使当时闻此歌,抛掷《广陵》都不藉。”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你是为人须为彻,将衣袂不藉。” 元  宫天挺 《范张鸡黍》第二折:“寸心酸,五情裂,咱功名已不藉。” 山僧(1).住在山寺的僧人。 北周  庾信 《卧疾穷愁》诗:“野老时相访,山僧或见寻。” 唐  刘长卿 《寻盛禅师兰若》诗:“山僧独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见少年。” 元  李宗冽 《题岳溪禅林精舍》诗:“山僧四五人,屡访期识面。”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七:“百觅 理安寺 ,始与山僧晤。” (2).僧人自称的谦词。《五灯会元·法眼宗·罗汉琛禅师》:“众人既尽在此,山僧不可无言。”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师曰:‘山僧过矣!夫人言明日作排,非今日矣。’” 能可宁可。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一折:“我能可折升不折斗,你怎也图利不图名。” 元  严忠济 《天净沙》曲:“能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无权。”《武王伐纣平话》卷下:“吾能可餐刀,不顺 西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