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七言不似五言城,短则近体长歌行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涿鹿行七叠前韵》 全文: 参考注释七言(1).指七字诗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六言七言,杂出《诗》、《骚》。”《隋书·音乐志上》:“《需雅》,八曲,七言。” 清 沉復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主考出五七言各一句,刻香为限,行立构思……十六对中取七言三联,五言三联。”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杜少陵诗》:“凡七言多上四字相连,而下三字足之。” 鲁迅 《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2).指七言诗。《汉书·东方朔传》:“ 朔 之文辞,此二篇最善。其餘有《封泰山》……八言、七言上下,《从公孙弘借车》,凡 向 所録 朔 书具是矣。”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八言、七言诗,各有上下篇。”《陈书·江总传》:“好学,能属文,於五言七言尤善。”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七言起於 汉武 柏梁 。”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十:“不知 唐 人五言工,不必再工七言也;古体工,不必再工近体也。” 五言城谓五言佳作。 宋 赵蕃 《送刘伯瑞》诗之一:“长怀 远斋 老,赠我五言城。” 近体(1).即近体诗。 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卷上:“ 李嶠 、 沉 、 宋 之流,方为律诗,谓之近体。”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体凡》:“其所变诗体,则声律之叶者,不论长句、絶句,概名为律诗、为近体。” 章炳麟 《辨诗》:“物极则变,今宜取近体一切断之, 唐 以后诗,但以参考史事存之可也。”参见“ 近体诗 ”。 (2).贴身,紧挨身体。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一:“尝闻尚衣缝人云:‘上近体衣俱 松江 三梭布所製。’” 长歌行乐府《平调曲》名。现存汉代古辞二首。第一首用种种比喻,归结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主题,尤为著名。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