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郑獬的《收麦》 全文: 小麦深如人,澶漫不见地。 一苞十馀茎,一茎五六穗。 实粒大且坚,较岁增三倍。 芟获载满车,累累犊衔尾。 大挈置之场,巃嵸丘陵起。 妇姑趁天色,扑抶喧邻里。 贫者攟其馀,翁妪携稚子。 农家兹有获,卒岁可无馁。 去夏水漂屋,汩竄幸不死。 以得补所失,囷圌可储峙。 云问麦之收,丰饱何因尔。 得非长官贤,政化顺天理。 无乃农夫勤,蚤莫事耘耔。 兹盖天公仁,雨泽以时至。 消灭贼与蟊,陇亩皆稠穊。 嗟嗟尔之民,无忘天公赐。
参考注释无乃 表示委婉反问。不是;岂不是 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 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二》 农夫1.指务农的人。 2.特指从事农业劳动的男子。 3.古代田官名。蚤莫亦作“ 蚤暮 ”。朝暮;早晚。蚤,通“ 早 ”。《礼记·曲礼上》:“传坐於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屨,视日蚤莫,侍坐者请出矣。” 陆德明 释文:“蚤音早,莫音暮。”《逸周书·大匡》:“权内外以立均,无蚤莫,閭次均行,均行众从。” 宋 范仲淹 《鄠郊友人王君墓表》:“某薄游至止,及公之门,因与君交执,復得二道士 汝南 周德宝 、 临海 屈元应 者,蚤暮过从。”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书》之二:“自少至於长,业乃以诗书文史,其蚤暮思念,皆道德之事。” 耘耔语本《诗。小雅。甫田》:“今适南亩,或耘或耔。”谓除草培土。后因以“耘耔”泛指从事田间劳动。 汉 张衡 《东京赋》:“兆民劝於疆埸,感懋力以耘耔。”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词:“万卷有时用,植杖且耘耔。” 清 黄宗羲 《陈乾初先生墓志铭》:“如五穀之性,不艺植,不耘耔,何以知其种之美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