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蔡襄的《至和杂书五首八月十二日》 全文: 高楼中天月色净,玉山禾熟秋云映。 草边水际见流萤,流萤独自寻香径。 稜层雁塔挂千灯,密意虽通语还并。 城上惊乌飞复啼,落泊无依终不定。 欲下长桥夜漏深,灯台飘灺青梧阴。 仙人若也乘鸾去,彩雾千重何处寻。
参考注释长桥桥名。在 江苏省 宜兴市 ,建于 东汉 时,相传为 晋 周处 斩蛟处,又名 蛟桥 。桥跨 荆溪 ,又名 荆溪桥 。《晋书·周处传》:“ 南山 白额猛兽, 长桥 下蛟,并子为三矣。”《初学记》卷七引 晋 祖台之 《志怪》:“ 义兴郡 溪渚 长桥 下,有苍蛟吞噉人, 周处 执剑桥侧,伺久之,遇出。于是悬自桥上,投下蛟背,而刺蛟数疮,流血满溪,自郡渚至 太湖 勾浦 乃死。” 唐 李贺 《听颖师弹琴歌》:“谁看挟剑赴 长桥 ,谁看浸髮题春竹。” 唐 李贺 《送秦光禄北征》诗:“ 周处 长桥 役, 侯调 短弄哀。” 夜漏夜间的时刻。漏,古代滴水记时的器具。《周礼·春官·鸡人》“大祭祀,夜呼旦以嘂百官” 汉 郑玄 注:“夜漏未尽,鷄鸣时也,呼旦以警起百官,使夙兴。” 唐 韦应物 《骊山行》:“禁仗围山晓霜切,离宫积翠夜漏长。” 宋 梅尧臣 《和韩仲文西斋闲夜有怀》诗:“冬日每苦短,方爱夜漏永。” 清 冯桂芬 《马中书传》:“至 青浦 夜漏三下,衔枚薄城,迟明克之。” 灯台 灯盏的底座 青梧梧桐。树皮色青,故称。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卷一:“坛上列植垂龙之木,似青梧,高十丈。” 南朝 宋 鲍照 《秋夕》诗:“紫兰花已歇,青梧叶方稀。” 唐 李白 《陌上桑》诗:“寒螿爱碧草,鸣凤栖青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