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朱长文的《太守召陪诸公游虎丘》 全文: 海涌一小山,远视如陵丘。 中藏天下奇,岩谷峻且幽。 石壁老万古,剑池照千秋,蕞尔小吴会,隐然瞰瀛洲。 能令轩冕客,到此忘沉忧。 乐天拥各骑,一月常一游。 高贤爱绝景,尘事莫可留。 我公初下车,明断速如流。 千里满和气,讼庭无击囚。 三英皆肤使,金节憩南州。 同声约真赏,相应如呜球。 半刺富文雅,嘉宾张与刘。 清晨出西阊,山翠逼兰舟。 耕叟迎彩旆,佳禽和呜驺。 凭阑共四顾,湖海入危楼。 云低未作雨,万象围寸眸。 宪老挥散隶,妙绝与古俦。 河汉淡轻霭,天门跳惊虯。 才名三十年,余事及银钩。 兹游虽偶然,千载仰芳猷。 日暮下危磴,玉杯相献酬。 一篇间一局,豪放不自休。 乐哉文字饮,相与喜贤侯。 短篇春事胜,可与吴儿讴。
名句书法欣赏 能令轩冕客,到此忘沉忧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轩冕(1).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管子·立政》:“生则有轩冕、服位、穀禄、田宅之分,死则有棺槨、绞衾、壙垄之度。”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既轩冕之非荣,岂緼袍之为耻。” 唐 陈子昂 《昭夷子赵氏碑》:“故蓬居穷巷,轩冕结辙。”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四》:“酬酢化尊卑,尊卑化轩冕,轩冕化宫室,宫室化城郭。” (2).借指官位爵禄。《庄子·缮性》:“古之所谓得志者,非轩冕之谓也,谓其无以益其乐而已矣。” 唐 《过陶徵君隐居》诗:“田园三亩緑,轩冕一銖轻。”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文》:“轩冕失之,有时而復来;节行失之,终身不可得矣。” 明 高叔嗣 《简袁永之狱中》诗:“本同江海人,俱为轩冕误。” 清 纳兰性德 《与顾梁汾书》:“恒抱影於林泉,遂忘情於轩冕。” (3).指国君或显贵者。《管子·轻重甲》:“故轩冕立於朝,爵禄不随,臣不为忠。”《后汉书·崔駰传》:“临雍泮以恢儒,疏轩冕以崇贤。” 唐 王昌龄 《灞上闲居》诗:“轩冕无枉顾,清川照我门。”《明史·文苑传四·徐渭》:“当 嘉靖 时, 王 李 倡七子社, 谢榛 以布衣被摈。 渭 愤其以轩冕压韦布,誓不入二人党。” (4).指为官。 清 侯方域 《汤御史传》:“然性素高介,当官则死其职,过即澹然无轩冕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