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虚闲清净真仙路,寂寞无为出世梯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元代谭处端的《瑞鹧鸪》 全文: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虚闲(1).谓疏朗有致。 唐 李邕 《秦望山法华寺碑序》:“覯 秦望 西北山,其峯五莲,其溪双带,气象灵胜,林壑虚闲。” (2).犹旷废。《元典章·户部九·立司》:“如长官有故或缺去处,以次官不得推避,虚闲月日,失误劝课农桑兴举水利勾当。” 清闲。 唐 白居易 《睡起晏坐》诗:“澹寂归一性,虚閒遗万虑。” 唐 薛能 《春雨》诗:“迸溼消尘虑,吹风触疾颜。谁知草茅逕,霑此尚虚閒。” 清净(1) 心境洁净,不受外扰 清净守节 (2) 安定,不纷扰 图清净 (3) 清洁纯净 清净的山,清净的水 (4) 简明不繁 清净简易 (5) 佛教语。指远离恶行与烦恼 出家清净 仙路(1).登仙之路。 唐 李赤 《灵墟山》诗:“ 丁令 辞世人,拂衣向仙路。” (2).宫禁中的道路。 唐 沉佺期 《再入道场纪事应制》诗:“行随香輦登仙路,坐近炉烟讲法筵。” 寂寞(1) 冷清孤单;清静 寂寞难耐 (2) 静寂无声 无为(1) 道家思想,指要依天命,顺其自然,没必要有所作为 (2) 儒家指用德政感化人民,不施行刑罚 (3) 不要,不用 无为在歧路。——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出世(1) 人的出生 偶有真正伟大的诗人出世 (2) 问世;产生 《何典》的出世,至少也该有四十七年了。——鲁迅《〈何典〉题记》 (3) 超脱人世束缚。佛教用语,佛教徒以人世为俗世,故称脱离人世束缚为出世 出世思想 其气浩然,常留天地之间,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全祖望《梅花岭记》 (4) 高出人世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毛泽*东《念奴娇·昆仑》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