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词名句:

 

名句 不知四大假成躯,妄执六尘增渴爱
释义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释印肃的《显元歌》

全文:
不识本家元宝贝,汩没缘尘生死快。
阿赖耶识藏无明,十八界缠缯网盖。
贪嗔痴,常在在,心镜空花分内外。
不知四大假成躯,妄执六尘增渴爱
迷此心,有三界,大地茫茫谁晓解。
依师戒定学看经,闻通真空即生怪。
世间物,无不坏,唯独法身镇长在。
毛吞巨海有谁知,芥纳须弥实奇最。
本无外,亦非内,心法无形无可对。
假施七宝满三千,道眼未开心不会。
莫说知,休谈解,自骊珠,不著买。
用无尽处示众生,识不破人还□□。
听语言,为教诲,不脱声闻生进退。
刹那一念入魔群,万动虚招无间罪。
本无传,莫求解,祗这灵光终不昧。
大无边表细无尘,圆觉一轮如意袋。

名句书法欣赏

释印肃不知四大假成躯,妄执六尘增渴爱书法作品欣赏
不知四大假成躯,妄执六尘增渴爱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四大

(1).道家以道、天、地、人为四大。《老子》:“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按,王,当作“人”。说见 朱谦之 《老子校释》及 任继愈 《老子新译》。

(2).佛教以地、水、火、风为四大。认为四者分别包含坚、湿、暖、动四种性能,人身即由此构成。因亦用作人身的代称。 晋 慧远 《明报应论》:“夫四大之体,即地、水、火、风耳,结而成身,以为神宅。”《圆觉经》:“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髮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於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於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晋书·艺术传·鸠摩罗什》:“ 罗什 未终少日,觉四大不悆……死於 长安 。”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上》:“六十年来一梦醒,飘然四大御风轻。”

(3).古称大功、大名、大德、大权为四大。《晋书·忠义传·王豹》:“明公挟大功,抱大名,怀大德,执大权,此四大者,域中所不能容。”

(4). 北周 时 冀州 人戏称四种大物为四大。《北史·儒林传下·熊安生》:“ 道暉 好着高翅帽、大屐…… 冀州 人为之语曰:‘ 显公 鐘, 宋公 鼓, 宗道暉 屐, 李洛姬 肚’谓之四大。 显公 ,沙门也; 宋公 , 安德 太守也; 洛姬 ,妇人也。”

妄执

佛教语。虚妄的执念。 唐 王维 《能禅师碑》:“皆以实归,多离妄执。” 郭沫若 《十批判书·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一》:“在这一方面,我虽然没有作出什么特殊的贡献,但幸而早脱掉了旧日的妄执,没有陷入迷宫。”

六尘

佛教语。即色、声、香、味、触、法。与“六根”相接,便能染污净心,导致烦恼。《圆觉经》卷上:“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 宗密 疏:“六尘是境,识体是心。” 南朝 宋 鲍照 《佛影颂》:“六尘烦苦,五道绵剧。” 宋 司马光 《送李益之侍郎致政归庐山》诗之二:“六尘皆外物,万法尽迷途。” 明 刘基 《松风阁记》之二:“我佛以清浄六尘为明心之本,凡耳目之入,皆虚妄耳。” 瞿秋白 《猪八戒》:“一切爱恋六尘,以至于‘真*善*美是没有的,是幻执的……不如努力把漆黑一团都灭绝了,成个正觉’,得证涅槃。”

渴爱

(1).佛教语。谓爱着于五欲,犹如渴而爱水。 南朝 梁简文帝 《唱导文》:“渴爱与生死共门,无朋与结网同路。”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此要求者,由於渴爱;此渴爱者,生於独头无明。”

(2).泛指对某一事物非常喜爱。 宋 陆游 《东偏小室》诗:“渴爱飱浆美,慵便葛屨轻。”

随便看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5 10:3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