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韦应物的《答崔都水》 全文: 亭亭心中人,迢迢居秦关。 常缄素札去,适枉华章还。 忆在沣郊时,携手望秋山。 久嫌官府劳,初喜罢秩闲。 终年不事业,寝食长慵顽。 不知为时来,名籍挂郎间。 摄衣辞田里,华簪耀颓颜。 卜居又依仁,日夕正追攀。 牧人本无术,命至苟复迁。 离念积岁序,归途眇山川。 郡斋有佳月,园林含清泉。 同心不在宴,樽酒徒盈前。 览君陈迹游,词意俱凄妍。 忽忽已终日,将酬不能宣。 氓税况重叠,公门极熬煎。 责逋甘首免,岁晏当归田。 勿厌守穷辙,慎为名所牵。
名句书法欣赏 氓税况重叠,公门极熬煎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重叠(1) (2) 同样的东西层层堆叠 机构重叠 (3) 部分相一致 哲学和心理学重叠的领域 (4) 叠加,使一物与另一物占有相同位置并与之共存 把不同光源形成的两个图像重叠起来 公门(1).古称国君之外门为“公门”。《礼记·曲礼上》:“国君下齐牛,式宗庙,大夫士下公门,式路马,乘路马,必朝服。”《穀梁传·庄公元年》:“秋,筑王姬之馆于外。筑,礼也;于外,非礼也。筑之为礼,何也?主王姬者,必自公门出。”《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顷之,太子与 梁王 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 释之 追止太子、 梁王 无得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 (2).官署,衙门。《荀子·强国》:“观其士大夫,出於其门,入於公门,出於公门,归於其家,无有私事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后娶》:“身没之后,辞讼盈公门,谤辱彰道路。” 唐 张固 《幽闲鼓吹》:“ 张长史 释褐为 苏州 常熟 尉,上后旬日,有老父过状,判去。不数日復至。乃怒而责曰:‘敢以閒事屡扰公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折狱》:“杀*人之罪已定,但得全尸,此案即结;案后,速醮可也。汝少妇,勿復出入公门。” 郭沫若 《反正前后》七:“有过一位总督很喜欢他,他时常出入公门。” 熬煎(1) 比喻忧愁与苦难折磨 受尽熬煎 (2) 也说煎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