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陈师道的《宿柴城》 全文: 卧埋尘叶走风烟,齿豁头童不记年。 起倒不供聊应俗,高低莫可只随缘。 冬冬鼓远三行夜,隐隐平湖四接天。 枕底涛波蓬上雨,故将羁老到愁边。
名句书法欣赏 卧埋尘叶走风烟,齿豁头童不记年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风烟 风尘、烟雾;云气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吴均《与朱元思书》 齿豁头童齿缺发秃。指老态。 宋 陈师道 《宿柴城》诗:“卧埋尘叶走风烟,齿豁头童不计年。” 宋 陈与义 《雨中对酒庭下海棠经雨不谢》诗:“天翻地覆伤春色,齿豁头童祝圣时。” 宋 陆游 《示儿》诗:“齿豁头童方悟此,乃翁见事可怜迟。” 记年(1).编年记事。《韩非子·大体》:“豪杰不著名於图书,不録功於盘盂,记年之牒空虚。” (2).记得年月。 宋 刘攽 《午睡》诗:“世涂高枕外,身事曲肱前,似觉松生腹,迢遥不记年。” 宋 张舜民 《自题画扇》诗:“忽忽南迁不记年, 二妃祠 外 橘洲 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