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元肇的《高鼓院桃村》 全文: 举头见青山,高与天齐平。 俯首鉴灵泉,派分天池清。 是中十亩园,烂若红霞蒸。 夫差昔不国,舞榭歌台倾。 风惊柳腰折,雨集蛙部鸣。 霭霭墟里烟,纷纷鸡犬声。 寂寥千载后,公来畅幽情。 手种桃千株,草架屋数楹。 厥壤宜芬芳,昭俭易落成。 子孙相追随,日夕生遐征。 公今云台仙,轻强垂百龄。 支筇歌紫芝,倚松诵黄庭。 绿阴长蟠实,白莲闯池生。 客从何方来,略不通姓名。 自云多昔人,食之能飞升。 更老上所尊,只恐蒲轮徵。 公乎笑而已,客言曾不听。 归来向人说,洞口云纵横。
参考注释子孙(1) 儿子和孙子 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 (2) 泛指后代 子孙相继为王。——《战国策·赵策》 (3) 又 子孙侯者。 人主之子孙。 远者及其子孙。 追随(1) (2) 仿效前人的事迹 (3) 跟随 经常追随着他的记者们 日夕(1) 日夜 日夕策马,侯权者之门。——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2) 近黄昏时;傍晚 山气日夕佳。——晋· 陶渊明《饮酒》 遐征(1).远行;远游。 汉 繁钦 《与魏文帝笺》:“咏北 狄 之遐征,奏胡马之长思。” 宋 陆游 《夜闻湖中渔歌》:“峡猿失侣方独宿,沙雁垂翅犹遐征。” 明 刘基 《述志赋》:“清都不可以久留兮,忽乘云而遐征。” 清 吴敏树 《吴云台哀辞》:“谓君之必速飞兮,翔天路以遐征。” (2).远道出征或长途行军。 三国 魏 曹丕 《黎阳作》诗:“奉辞罸罪遐征,晨过 黎山 巉峥。”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吞九皇而上运,控八圣而遐征。” 明 冯梦龙 《双雄记·兄弟从军》:“从此去渡 鸭緑 ,万里遐征,秋蒿满目。” 遐徵:谓对远处或以往的事物加以考察。 唐 周鍼 《登吴岳赋》:“遐徵众岳,式并嶐崇。” 唐 张叔良 《五星同色赋》:“逖览传记,遐徵休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