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此去好凭三寸舌,再来不值一文钱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张子惠的《送叠山先生北行》 全文: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三寸舌犹后世所谓“三寸不烂之舌”。《史记·留侯世家》:“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於 良 足矣。”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一折:“三寸舌为安国剑,五言诗作上天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九山王》:“借大王威福,加臣三寸舌,诸山莫不愿执鞭靮,从戏下。” 再来(1).再一次来。《史记·淮阴侯列传》:“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 明 无名氏 《鸣凤记·灯前修本》:“此去好凭三寸舌,再来不值半文钱。” 郭沫若 《喀尔美萝姑娘》:“一切都是一年前见她时的光景,而她的窗下不放着糖匣,我是成了再来的 丁令威 了。” (2).谓连续的动作或事。如:再来一盘棋。再来一碗汤。 不值(1) (2) 价值达不到的 我看这辆车不值这么多钱 (3) 做某种事情没有多大意义或价值 这次他可不值,连白洋淀的螃蟹都没有吃到就走了 (4) 禁不起,很容易干某事 不值一打 一文钱(1).一枚铜钱。也指极少的钱。 唐 张祜 《感归》诗:“行却江南路几千,归来不把一文钱。”《朱子语类》卷十五:“恰如人有一屋钱,散放在地上,当下将一条索子都贯穿了。而今人元无一文钱,也要学他去穿。”《醒世姻缘传》第十二回:“难道我们敢受一文钱不成?” (2).古钱名。见 宋 洪遵 《泉志》卷七。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