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王士祯的《洗象行》 全文:水关苍苍柳阴碧,宝马流苏纷络绎。
 日中传呼洗象来,玉河波射珊瑚赤。
 须臾钲鼓干云霄,万夫声寂如秋宵。
 虎毛蛮奴踞象顶,丘山不动何岧峣。
 岸边突兀二十四,直下波涛若崩坠。
 纵横欲蹴鼋鼍宅,腾踏还成鹅鹳队。
 乍如昆明习斗战,万乘旌旗眼中见。
 又如列阵昆阳城,雷雨行天神鬼惊。
 奴子胡旋气遒壮,忽没中流狎巨浪。
 撇波一跃万人呼,幡然却出层霄上。
 今年丞相收夜郎,扶南盘况求王章。
 远随方物贡天阙,屹然立仗金阶旁。
 圣朝自不贵异物,致此亦足威遐荒。
 黄门鼓吹暮复动,海立山移浩呼汹。
 大秦狮子多威神,山林岂是天家珍。
 
 参考注释蛮奴(1).指舞姬;婢仆。 唐  罗邺 《自遣》诗:“春巷摘桑喧姹女,江船吹笛舞蛮奴。”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邱生》:“何处小蛮奴,擅入人家窥伺?” (2).对南方落后部族的蔑称。 明  李梦阳 《土兵行》:“花裙蛮奴逐妇女,白夺釵釧换酒沽。” 丘山(1).山丘;山岳。《庄子·则阳》:“丘山积卑而为高, 江  河 合水而为大。”《荀子·修身》:“累土而不輟,丘山崇成。” 唐  黄滔 《以不贪为宝赋》:“提携而日月耀手,跪拜而丘山属意。” (2).指山林。 汉  蔡邕 《陈太丘碑文》:“时年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 晋  陶潜 《归田园居》诗之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3).坟墓。《文选·张载<七哀>》:“昔为万乘君,今为丘山土。” 李善 注:“《方言》曰:冢大者为丘。” (4).比喻重、大或多。《汉书·王莽传上》:“及至 青戎 摽末之功,一言之劳,然犹皆蒙丘山之赏。”此言重赏。 汉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故乃建丘山之功,享不訾之誉。”此言大功。 宋  苏轼 《论河北京东盗贼状》:“常平之粟,累经振发,所存无几矣,而饥寒之民所在皆是,人得升合,官费丘山。”此言费用之多。 岧峣 山高峻貌 践蹊隧之危阻,登岧峣之高岑。——曹植《九愁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