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晚禾都幸中丰穫,宿麦复增明岁资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山东巡抚长麟河南巡抚梁肯堂各报得雪诗以志慰》 全文: 参考注释晚禾晚稻。 唐 刘长卿 《登古长城歌》:“白杨萧萧悲故柯,黄雀啾啾争晚禾。” 唐 刘禹锡 《秋日送客至潜水驿》诗:“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 宿麦隔年成熟的麦。即冬麦。《汉书·武帝纪》:“遣謁者劝有水灾郡种宿麦。” 颜师古 注:“秋冬种之,经岁乃熟,故云宿麦。”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大小麦》:“夏至后七十日,可种宿麦。早种则虫而有节,晚种则穗小而少实。” 马烽 《青春的光彩》:“后来也不管 老梁 同意不同意,自己带着干粮,天天跟上拖拉机到附近各农业社去播种宿麦,翻秋地。” 明岁(1).预示年成。 南朝 齐 谢朓 《拟宋玉<风赋>》:“新虹明岁,高月照秋。” (2).明年。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庶品》:“如今年督臣进荔枝,则抚臣进兰花,明岁互易之。” 应修人 《初游草佳村》:“明岁的蚕时我想来。”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