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孔武仲的《食蛤蜊呈子骏明叔》 全文: 两君霜夜两相过,有酒无希争奈何。 蛤蜊买得虽不多,百枚包以一枯荷。 呼奴再濯清泠波,玉石磊落声相磨。 乾薪烈焰稍骈罗,暴殄天物真烦苛。 闭关拒敌难挥戈,划然双辟如嘘呵。 天然甘露贮玉窠,不须易牙为调和。 争先贾勇手自拿,莫笑擎盘无翠娥。 釪明肉净绝泥沙,弃掷顽壳如投梭。 宫醅滟滟鹦鹉螺,满饮不惜朱颜酡。 念初搜索从海涯,千斤秖载双骆驼。 都城观阙云峨峨,时新首到王公家。 吾侪得啖已蹉跎,势力不敌怨则那。 往岁端居临漕河,此物堆积如山坡。 蛏蝛淡菜暨车蛾,其实气味俱同科。 但嫌咀嚼费齿牙,何尝珍惜如京华。 物虽难得味乃佳,一壶千金古所嗟,三嗅而兴君为歌。
参考注释天然(1) 自然赋予的;生来就有的;自然生成的;自然形成的 天然气 天然港湾 天然放射性 (2) 理所当然,自然而然 瑞丰觉得假若 冠先生出头和 东阳竞争,他天然的应当帮助 冠先生。—— 老舍《四世同堂》 甘露 甜美的雨露 晓枝滴甘露,味落寒泉中 不须不用;不必。《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 巢父 ,而建号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齐 ,而王道以成。” 唐 张志和 《渔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哥哥若到 襄阳府 ,怕你不须见我爹爹妈妈。”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 易牙人名。又称 狄牙 、 雍巫 。 春秋 时 齐桓公 宠臣,长于调味,善逢迎,传说曾烹其子为羹以献 桓公 。见《左传·僖公十七年》、《战国策·魏策二》、《史记·齐太公世家》。后多以指善烹调者。《孟子·告子上》:“至於味,天下期於 易牙 。” 明 孙仁孺 《东郭记·百工之事》:“学生善做馒, 易牙 亲族,鱼肉常摶。” 调和(1) 调解使和好 调和对立的观点 (2) 配合得适当;和谐 色彩调和 (3) 折中;妥协 (4) 混和;搀和 (5) 调味 非调和之有异。——清· 周容《芋老人传》 (6) 调味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