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甲第荧煌分苑树,登歌杳袅杂宫词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沈鍊的《忧怀诗(其间专指严氏也)》 全文: 参考注释甲第(1) 豪门贵族的宅第 (2) 科举考试第一等 用甲第为国相。——清· 周容《芋老人传》 荧煌辉煌。 唐 李白 《明堂赋》:“崇牙树羽,荧煌葳蕤。”《三国演义》第五回:“龙驹跳踏起天风,画戟荧煌射秋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竹青》:“开目,见高堂中巨烛荧煌。” 曹禺 等《胆剑篇》第四幕:“竹窗敞开,灯火荧煌。” 登歌亦作“ 登哥 ”。亦作“ 登謌 ”。1.升堂奏歌。古代举行祭典、大朝会时,乐师登堂而歌。《周礼·春官·大师》:“大祭祀,帅瞽登歌,令奏击拊。”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登歌,歌者在堂也。”《宋书·乐志一》:“ 晋氏 以来,登哥诵美,诸室继作。” 宋 梅尧臣 《凌霄花赋》:“或製裳於骚客,或登歌於乐章。”《宋史·乐志一》:“欲依月律,撰《神龟》《甘露》《紫芝》《嘉禾》《玉兔》五瑞各一曲,每朝会登歌首奏之。” (2).指古代举行祭典、大朝会时,乐师登堂所奏的歌。 汉 荀悦 《汉纪·惠帝纪》:“乾豆上,奏登歌。”《后汉书·章帝纪》:“作登歌,正予乐,博贯六艺,不捨昼夜。”《宋书·乐志一》:“皇帝初登坛,奏登哥。” (3).泛指歌词。 宋 王禹偁 《皇帝亲试贡士歌》:“应制非才但泪垂,强作登謌謌 舜 禹 。” (4).犹歌颂。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亘古通今,明鲜晦多。千龄一见,书史登歌。” (5).古代举行祭典、大朝会时所用的乐器。《旧唐书·音乐志二》:“登歌二架,登於堂上两楹之前。”《宋史·乐志一》:“大乐署旧制,宫县三十六虡设於庭,登歌两架设於殿上。”《续资治通鉴·元英宗至治二年》:“至是庙工未毕,妨陈宫县,止用登歌。” 杳袅亦作“ 杳褭 ”。犹飘渺;渺茫。 宋 赞宁 《宋高僧传·感通三·唐洛京慧林寺圆观》:“ 观 又歌《竹枝》,杳褭前去。” 宋 王安石 《送吴显道》诗之一:“上有横河断海之浮云,可望不可攀。飞空结楼台,影动杳裊冲融间。”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镇边城》:“ 镇边城 ……西十里有喉曰 唐耳 ,背据大山,下视 怀来 ,东睨 横岭 ,而斜界 居庸 ,烟液杳裊,足为天险。” 宫词古代的一种诗体·多写宫廷生活琐事,一般为七言绝句, 唐 代诗歌中多见之,如 王建 《宫词》。后世沿而作之者颇多。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古所谓长夜之饮,或以为达旦,非也。 薛许昌 《宫词》云:‘画烛烧阑煖復迷,殿帷深密下银泥。开门欲作侵晨散,已是明朝日向西。’此所谓长夜之饮也。” 明 沉鲸 《双珠记·纩衣得诗》:“宫词写诉,喜得才情俱可。是谁家毓秀?有这般丽娥!” 清 孔尚任 《沁园春·小吟蝉琵琶》词:“叹匙头半损,难传塞曲;轴弦重上,怕谱宫词。”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