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薛稷的《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全文:天道宁殊俗,慈仁乃戢兵。
 怀荒寄赤子,忍爱鞠苍生。
 月下琼娥去,星分宝婺行。
 关山马上曲,相送不胜情。
 
 参考注释月下(1).月光之下。 南朝  梁武帝 《七夕》诗:“白露月下团,秋风枝上鲜。” 前蜀  韦庄 《捣练篇》:“临风縹緲叠秋雪,月下丁冬擣寒玉。” 宋  文同 《莲赋》:“张翠帷於月下兮,列綵仗於烟际。” 元  刘因 《采石图》诗:“平生曾有 金陵 梦,似记扁舟月下归。” 清  阮大鋮 《燕子笺·双逅》:“闪得我月下星前,独自孤单。” (2).指月下老人。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媒合》:“月下传言,多蒙作伐,堂前醮酒,权作主婚。”参见“ 月下老人 ”。 琼娥美女。 晋  陆云 《九愍·感逝》:“琼娥起而清啸,神风穆其来应。” 唐  薛稷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月下琼娥去,星分宝婺行。” 宋  柳永 《西施》词之二:“柳街灯市好花多,尽让美琼娥。” 星分(1).谓以天上的星宿划分地上的区域。 晋  左思 《蜀都赋》:“九土星分,万国错跱。” (2).谓星散。《魏书·崔浩传》:“大军卒至,必惊骇星分,望尘奔走。”《旧唐书·张仲武传》:“威略火烈,胡马星分。” 分星。我国古天文学称与某国或某地域相对应的星宿。《汉书·地理志下》:“及《诗·风》 陈  郑 之国,与 韩 同星分焉。” 南朝  宋  颜延之 《夏夜呈从兄散骑车长沙》诗:“独静闕偶坐,临堂对星分。” 唐  刘禹锡 《连州刺史厅壁记》:“此郡於天文与 荆州 同星分。” 宝婺(1).即婺女星。常借指女神。 唐  王勃 《梓州郪县兜率寺浮图碑》:“仙娥去月,旅方镜而忘归;宝婺辞星,攀圆璫而未返。” 唐  李商隐 《七夕偶题》诗:“宝婺摇珠佩,常娥照玉轮。” (2).用为妇女的美喻。 唐  薛稷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月下琼娥去,星分宝婺行。”参见“ 婺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