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乔树》 全文: 乔树有嘉荫,仙境称避暑。 停舆坐其下,伞张过丈许。 况复透风爽,实不觉炎苦。 咄哉此语失,亦思忠恕否。 知已弗知人,君道乖尤巨。 翘哉金气行,两日匪遥伫。 愧无术调幕,实有怀絜矩。
参考注释况复亦作“况復”。1.更加;加上。 隋炀帝 《白马篇》:“本持身许国,况復武功彰。” 唐 杜甫 《寄杜位》诗:“干戈况復尘随眼,鬢髮还应雪满头。” 明 梁辰鱼 《于虎丘殿阶遇张月容》曲:“眼波横,况復香肩偷凭。” (2).何况,况且。《陈书·江总传》:“况復才未半古,尸素若兹。” 唐 马总 《意林·傅子》:“蜘蛛作罗,蜂之作窠,其巧亦妙矣,况復人乎?” 唐 刘驾 《寄远》诗:“得书喜犹甚,况復见君时。” (3).仿佛,好像。 唐 寒山 《诗》之一三四:“呼之迴面视,况復不相识。” 透风(1) 可以通过风 门缝儿有点透风 (2) 走漏消息;泄露秘密 不觉(1) (2) 没有发觉,没有感觉到 一路景物极佳,也就不觉路途遥远 (3) 想不到,无意之间 天天作诗著文,天长日久不觉已是著述颇丰 (4) 不禁,不由得 他们两双眼好像无意中碰在一起时,两个都不觉红了脸。——扬沫《青春之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