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地维天轴震撼掀,天吴阳侯挟飞廉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钱塘观潮歌》 全文: 参考注释地维(1).维系大地的绳子。古人以为天圆地方,天有九柱支持,地有四维系缀。故亦指地的四角。《列子·汤问》:“其后 共工氏 与 顓頊 争为帝,怒而触 不周之山 ,折天柱,絶地维。” 南朝 宋 鲍照 《喜雨》诗:“族云飞泉室,震风沉羽乡;升雰浹地维,倾润泻天潢。” (2).喻纪纲。 唐 杨炯 《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年当 晋 宋 ,运柜 周 隋 , 太山 覆而 崑崙 倒,天柱倾而地维絶。” 严复 《救亡决论》:“若夫君臣之相治,刑礼之为防,政俗之所成,文字之所教,吾儒所号为治道人道,尊天柱而立地维者,皆譬诸夏葛冬裘,因时为制。目为不变,去道远矣!”参见“ 地纪 ”。 震撼(1) 指心理受到强烈冲击;憾动 自然科学上的发现震撼了欧洲人的普遍心理 (2) 使猛烈震动 炮兵部分演习的时候寂静的农村被大炮的隆隆声所震撼 天吴水神名。《山海经·海外东经》:“ 朝阳之谷 ,神曰 天吴 ,是为 水伯 。”《山海经·大荒东经》:“有神人,八首人面,虎身十尾,名曰 天吴 。”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 天吴 踊跃於重渊, 王乔 披云而下坠。” 唐 李贺 《浩歌》:“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 天吴 移海水。” 清 张之洞 《读史绝句·白居易》:“海图题咏见忧思,浪搅 天吴 悔已迟。” 阳侯(1).古代传说中的波涛之神。《战国策·韩策二》:“塞漏舟而轻 阳侯 之波,则舟覆矣。” 鲍彪 注:“説 阳侯 多矣。今按《四八目》, 伏羲 六佐,一曰‘阳侯’,为江海。盖因此为波神歟?”《淮南子·览冥训》:“ 武王 伐 紂 ,渡於 孟津 , 阳侯 之波,逆流而击。” 清 顾炎武 《河上作》诗:“仰希圣明眷,下戢 阳侯 波。” (2).借指波涛。《楚辞·九章·哀郢》:“凌阳侯之氾滥兮,忽翱翔之焉薄。” 马茂元 注:“阳侯,波涛之神,这里用作波涛的代称。” 晋 葛洪 《抱朴子·备阙》:“ 惠子 ,上相之标也,而不能役舟楫以凌阳侯。” 清 钱谦益 《寿福清公六十序》:“捩柁呼号,与阳侯争一旦之命。” 飞廉(1). 商纣 的谀臣。《孟子·滕文公下》:“驱 飞廉 於海隅而戮之。” 赵岐 注:“ 飞廉 , 紂 諛臣。” 明 康浚川 《新水令·送康对山太史归田》套曲:“却怎生 飞廉 諂佞偏荣富?” 章炳麟 《读郭象论嵇绍文》:“藉令 绍 为世臣,与其君无锋芒小怨,其死特比肩于 飞廉 ,贤不足卲。” (2).风神。一说能致风的神禽名。《楚辞·离骚》:“前 望舒 使先驱兮,后 飞廉 使奔属。” 王逸 注:“ 飞廉 ,风伯也。” 洪兴祖 补注:“《吕氏春秋》曰:‘风师曰 飞廉 。’ 应劭 曰:‘ 飞廉 ,神禽,能致风气。’” 元 萨都剌 《中秋月夜泛舟于金陵石头城》诗:“ 秦淮 流水西復东,倒涵天影磨青铜。 飞廉 扫空出海月,明珠飞入琉璃宫。” 清 吴伟业 《八风诗·东北风》:“ 飞廉 熛怒向人间, 徐福 求仙恨未还。” (3).古代传说中的动物名。《淮南子·俶真训》:“骑飞廉而从敦圄。” 高诱 注:“飞廉,兽名,长毛有翼。” (4).宫观名。《三辅黄图·观》:“ 飞廉观 在 上林 , 武帝 元封 二年作。 飞廉 ,神禽能致风气者,身似鹿,头如雀,有角而蛇尾,文如豹。 武帝 命以铜铸置观上,因以为名。”《后汉书·冯衍传下》:“陵 飞廉 而太息,登 平阳 而怀伤。”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