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赵苞之恨料应难免末:枢密不必愁烦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朱鼎的《驻马听》 全文: 参考注释料应估计;想来应是。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二折:“料应他衣絶禄尽,时乖运拙,月值年灾。” 明 高启 《客中忆二女》诗:“料应此际犹依母,灯下看缝寄我衣。”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花王阁剩稿》中,有哭 天士 诗四首,曰:……料应尘海无堪语,且试驂鸞向紫清。” 难免不容易避免,免不了 他年纪还小,难免幼稚一点 枢密(1).**。 唐 白居易 《得丁私发制书法司断依漏泄坐丁诉云非密事请当本罪判》:“如或事关枢密,则科漏洩之辜,请验跡於紫泥,方定刑於丹笔。”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军机御史》:“军机为枢密重地,非特有詔旨,不许擅入。” (2).中枢官署的统称。《北史·刘洁传》:“ 洁 久在枢密,恃宠自专,帝心稍不平。” 唐 张说 《齐黄门侍郎卢思道碑》:“太子监国于 晋阳 ,公留综宫朝,兼典枢密。” 清 蒋士铨 《桂林霜·议恤》:“持衡司礼专枢密,听履声同上金闕。” (3).专称枢密院。 宋 苏轼 《策略二》:“今夫天下之财,举归之司农;天下之狱,举归之廷尉;天下之兵,举归之枢密,而宰相特持其大纲,听其治要而责成焉耳。” (4).枢密使的简称。《旧五代史·唐书·郭崇韬传》:“於是三上章坚辞枢密之位,优詔不从。” 宋 王明清 《挥麈前录》卷二:“身见其子 肖胄 为枢密,壻 郑亿年 为资政殿大学士,仪同执政。”参见“ 枢密使 ”。 不必无须,不一定,没有必要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唐·韩愈《师说》 愁烦忧虑烦恼。 前蜀 杜光庭 《莫庭乂为张副使命甲子醮词》:“天符临受命之宫,土星逆愁烦之位。”《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老先生休得愁烦。”《再生缘》第六六回:“休着急,免愁烦,且向沉香榻上安。” 朱自清 《哀韦杰三君》:“我是因家境不宽,老是愁烦着。”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