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袁华的《完颜巾歌》 全文: 完颜巾,金粟道人所制,寄铁厓先生。 先生赋长歌以谢,率余同作。 混同江流长白东,完颜虎踞金源雄。 身如长松马如阜,蹴踏黄龙城阙空。 鸳鸯泺上鴐鹅雪,春水秋山事游猎。 黄河清后圣人生,一代衣冠烟雾灭。 璊玉龙环四带巾,柘袍吐鹘装麒麟。 锦房芍药大于斗,骅骝坐拥真天人。 传自中原文献家,全胜白氎小乌纱。 金粟道人鬓已秃,挟以双环归铁厓。 铁厓先生貌如玉,绣缕盘花簇朱襮。 鹧鸪小管沸筝琶,春流银瓮葡萄绿。 日日倒载高阳池,落花飘飖风满衣。 九峰女儿拍手笑,月中踏歌歌大堤。 先生醉笔蛟龙走,报以长歌意殊厚。 脱巾花底一掀髯,笑倩柳枝来漉酒。
参考注释中原(1) 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北定中原。——诸葛亮《出师表》 北虏僭盗中原。——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2) 平原;原野 文献 有历史意义或研究价值的书籍 全胜(1) 全面胜利;完全胜利 (2) 全部获胜 大获全胜 乌纱(1).指古代官员所戴的乌纱帽。 唐 皮日休 《夏景冲淡偶然作》诗:“祗隈蒲褥岸乌纱,味道澄怀景便斜。” 宋 王禹偁 《<李太白真赞>序》:“龙竹自携,乌纱不整;异貌无匹,华姿若生。”《平山冷燕》第一回:“喝声未絶,只见班部中闪出一官,乌纱象简,趋跪丹墀。” (2).泛指官帽。 清 洪楝园 《后南柯·辞职》:“想当年司宪护高牙,误军事褫乌纱,如炉王法便追拿。”参见“ 乌纱帽 ”。 (3).借指官位。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与之大夫》:“覷了这人情笑杀,可道当今底是识乌纱。”参见“ 乌纱帽 ”。 (4).黑纱织物。参见“ 乌纱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