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郭印的《和于子仪观见赠二十韵》 全文: 壮岁悟修性,磨砻谢圭角。 随身尘网中,意气翔寥廓。 动遭白眼观,罕识黄金诺。 圣贤皆吾心,所读真糟粕。 妙处谁与语,此道今萧索。 西施及嫫母,本身非美恶。 掩关学宴坐,浩气合冲漠。 身世鸿毛轻,利名蝉翼薄。 兀兀寡知音,头童齿将豁。 向未得良友,杯酒屡同酌。 见我辄倾倒,清音听明铎。 马队骧天骥,鸡群昂野鹤。 新诗续风骚,久矣无此作。 词锋敏而锐,百献敢一酢。 愿君偃戈矛,使我坚城郭。 中虚道自来,大信本不约。 养兹百炼金,劫火难销铄。 心法两俱忘,无解亦无缚。 参乎一以贯,回也不改乐。 富贵何足云,侯门空赭垩。
名句书法欣赏 西施及嫫母,本身非美恶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西施 亦称“西子”,春秋末年越国苎罗(今淅江诸暨南)人,为春秋时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的美女,后人用以代称美女 嫫母 传说中黄帝之妻,貌极丑。后为丑女代称 嫫,嫫母, 黄帝妻,貌甚丑。——《广韵》 本身 自己;自身 美恶(1).美丑;好坏。指财货、容貌、年成、政俗等。《荀子·儒效》:“通财货,相美恶,辨贵贱,君子不如贾人。”《史记·天官书》:“凡候岁美恶,谨候岁始。” 汉 刘向 《说苑·谈丛》:“镜以精明,美恶自服。”《后汉书·贾琮传》:“刺史当远视广听,纠察美恶,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 (2).是非。《礼记·学记》:“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 郑玄 注:“美恶,説之是非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