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训恭俭亦示慈惠,币帛均颁实篚箱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万树园赐宴即席得句》 全文: 参考注释训恭谓遵行恭敬之道。《文选·张衡<东京赋>》:“降至尊以训恭,送迎拜乎三寿。” 李善 注:“《左传》曰:‘享以训恭俭。’” 高步瀛 义疏:“《左传》,见《成十二年》。‘恭’作‘共’……《诗·卷耳》 孔 疏、《仪礼·燕礼》 贾 疏引皆作‘恭’。” 唐 张郊 《对升高判》:“《礼》经有紊,檟楚收威,实长者之训恭,何薄言之速讼。” 慈惠犹仁爱。《左传·成公十二年》:“於是乎有享宴之礼,享以训共俭,宴以示慈惠。共俭以行礼,而慈惠以布政。” 汉 徐干 《中论·谴交》:“乡有大夫,必有聪明慈惠之人,使各掌其乡之政教禁令。”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皇太子某睿哲温文,宽和慈惠。”《西游记》第四七回:“虽则恩多还有怨,纵然慈惠却伤人。” 柔石 《二月》一:“一副慈惠的微笑,在他两颊浮动着。” 币帛(1).缯帛。古代用于祭祀、进贡、馈赠的礼物。《墨子·尚同中》:“其祀鬼神也……珪璧、币帛,不敢不中度量。”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纸钱》:“按古者享祀鬼神,有圭璧、币帛,事毕则埋之。后代既寳钱货,遂以钱送死。” 宋 周必大 《二老堂诗话·记赵梦得事》:“币帛不为服章,而以书字,上帝所禁。” (2).泛指财物。《左传·襄公八年》:“敬共币帛,以待来者,小国之道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弭讼》:“今可使诸争婚者,未及同牢,皆听义絶,而倍还酒礼归其币帛。”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又不曾执羔雁邀媒,献币帛问肯。”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