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李廷美的《送杨维新归四明省亲》 全文: 我昔隐居白云边,耳闻学士杨大年。 比来偶尔识丰采,岿然如睹蓬壶仙。 云霄籍籍纷簪组,学士才华独奇古。 史笔浑雄司马迁,词源浩瀚唐韩愈。 十年坐对玉堂春,九重眷顾应殊伦。 大羹未试调和手,陈情暂乞归宁亲。 都城八月秋风早,浮云捲尽天如扫。 拜宠初辞五凤楼,香车便出长安道。 大通桥头流水香,槐阴细细槐花黄。 临岐酌酒一为别,兴发不辞归路长。 画船锦缆波千顷,客散风恬醉初醒。 两岸斜阳万里情,半江斜日孤帆影。 行行遥指浙东城,天际逶迤不断青。 苏台月色吟边见,鄞水潮声梦里听。 倚门慈母头如雪,宫锦新衣懒不着。 元炜登堂夙愿偿,曾参调膳离忧歇。 故山依旧故人疏,吊古登高思有馀。 重门日暖高轩屦,曲巷频回长者车。 一时游乐未知极,转头便见梅花白。 海味虽甘久佳人,文星长照东归客。 吾皇图治初励精,瓦缶毁弃黄钟鸣。 先生欲副苍生望,移孝为忠是别情。
参考注释登堂升上厅堂。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入门不咳,登堂无声,二不肖也。” 唐 李贺 《感讽》诗之一:“县官踏飡去,簿吏復登堂。”《说唐》第十回:“二人携手登堂,喜动颜色,顶礼相拜。”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二:“现在已到门庭,请举步入室登堂罢。” 夙愿 一向怀有的愿望 吕大防、 刘挚患之,欲稍引用,以平夙怨。——《宋史·苏辙传》 以偿夙愿 调膳亦作“ 调饍 ”。1.司厨,烹调。 汉 徐干 《中论·覈辩》:“人心之於是非也,如口於味也。口者,非以己之调膳则独美,而与人调之则不美也。” 明 汤显祖 《邯郸记·生寤》:“万岁爷甚是悬掛,以前虽遣中使时常问安,还不放心,以此特差本监,领这御医视药调膳。” (2).指操持家务。喻赋闲家居。 唐 罗隐 《<谗书>重序》:“ 隐 次《谗书》之明年,以所试不如人,有司用公道落去。其夏,调饍於 江 东,不随岁贡。” 宋 王安石 《知制诰沉遘知杭州制》:“比抗章而请郡,期调膳以奉亲。” 离忧 遭受忧愁。离,通“罹”,遭遇 “离骚”者,犹离忧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