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晁说之的《曹仁熙画水壁》 全文: 夫子在川上,悠然叹所逝。 见逝不见水,身与水不二。 天维及地轴,去矣不可制。 日月徒劳劳,出入丈赤地。 莫言此身微,久围待经济。 或指波涛观,姑在蹄涔内。 后人不及门,有口安足议。 劣得蒙庄周,动与吕梁会。 肇公识前波,不共后波系。 庞公桥柱流,奔湍是谁事。 熟夸观涛者,八月吴侬戏。 瞪目不敢瞬,睫软蛟鼍噬。 多谢曹仁熙,笔端落妙意。 欲采甓社珠,於此观粲翠。
名句书法欣赏 后人不及门,有口安足议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后人(1) 后代的人 后人复哀后人。——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又 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后人以贯休诗名之。—— 宋· 沈括《梦溪笔谈》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3) 一个祖先的直到最远一代的后裔 (4) 子孙 (5) 后来的人,指新妇 不足迎后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及门 正式登门拜师受业的学生 及门弟子 有口敢言善辩。《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孝惠帝 时, 吕太后 用事,欲王诸 吕 ,畏大臣有口者。”《汉书·陆贾传》引此文, 颜师古 注曰:“有口,谓辩士。”《南史·萧脩传》:“ 脩 中直兵参军 陈晷 甚勇有口,求为覘候,见获,以辞烈被害。”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又 姜淮 者,少年有口。值 殷太史 士瞻 教书,偶不在室, 淮 戴其纱帽,束其带,正在室中摇摆作势, 殷 猝至, 淮 不知带插横解法, 殷 不懌。 淮 曰:‘师父还繫玉带哩,此银带何足贵?’ 殷 笑而释之。” 安足立足,存身。《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遣人与子书,刻期兵至,举火为应”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典略》:“ 瓚 遣行人 文则 齎书告子 续 曰:‘不然,吾亡之后,天下虽广,汝欲求安足之地,其可得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