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丛薄深林兮,人上栗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两汉淮南小山的《招隐士》 全文: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丛薄(1).茂密的草丛。《楚辞·刘安<招隐士>》:“丛薄深林兮人上慄。” 洪兴祖 补注:“深草曰薄。” 唐 耿湋 《旅次汉故畤》诗:“广川桑遍緑,丛薄雉连鸣。” 宋 张九成 《秋兴》诗:“譬彼鷦鷯心,平生在丛薄。” (2).丛生的草木。《淮南子·俶真训》:“夫鸟飞千仞之上,兽走丛薄之中,祸犹及之。”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三:“妇人輒四顾,入丛薄间而灭。” 明 何景明 《赠王文熙》诗之四:“迟迟仲春日,丛薄华且芬。” 清 戴本孝 《自题诗》:“丛薄何蓊薉,乔木无餘阴。” 深林茂密的树林。《荀子·宥坐》:“夫芷兰生於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 唐 贾岛 《咏怀》:“ 中岳 深林秋独往,南原多草夜无邻。”《初刻拍案惊奇》卷四:“绕山走去,多是深林,仰不见天。” 叶圣陶 《倪焕之》五:“银杏和柳树都已绿叶成荫,树下有深林幽壑那样美妙。” 人上众人之上。旧指最高统治地位。《新五代史·梁书·博王朱友文传》:“又下詔曰:‘朕艰难创业,踰三十年。託于人上,忽焉六载。’”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公平》:“为人上者,可不勉乎?”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