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汪道会的《焦山歌送郭次甫还山》 全文: 我昔游焦山,期君弄海月。 海底浸骊珠,寒光沁人骨。 使我心神清,徘徊达明发。 明发登君江上楼,思君不见令人愁。 烟云黯淡入虚牖,梧竹清阴映远洲。 西风吹我还江涘,一夜萧萧二千里。 逢君瓢笠斗之东,笑指梅花隔丰水。 隔丰水,山之阿,几度相看蜡屐过。 扫雪试眠松下石,寻春尚忆竹西歌。 朅来幽意忽不惬,搔首青山恋薜萝。 问君何所之,扁舟返瓜步。 朝发秣陵关,夕指润州路。 解道山人不出山,于今只爱焦山住。 焦山洞前扬子津,晴光春转绿蘋新。 凭君采荐焦君酒,为说风尘总误人。
参考注释西风(1) 从西方吹来的风 温带的盛行西风 (2) (3) 指秋风 (4) 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江涘江边;沿江一带。《宋书·王弘传》:“世子左卫率 康乐县公 谢灵运 ,力人 桂兴 淫其嬖妾,杀 兴 江涘,弃尸洪流。” 隋炀帝 《秦孝王诔》:“王赫斯振,将清江涘。” 明 高启 《秋怀》诗之十:“弭櫂望江涘,日落青枫林。” 一夜(1).一个夜晚;一整夜。《穀梁传·定公四年》:“以众不如 吴 ,以必死不如 楚 ,相与击之,一夜而三败 吴 人。” 南朝 梁 江淹 《哀千里赋》:“魂终朝以三夺,心一夜而九摧。”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四:“明朝驛使发,一夜絮征袍。” 老舍 《正红旗下》一:“有时候,他们会在一个地方转来转去,一直转一夜。” (2).指某夜。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越王 乃使木工千餘人入山伐木,一夜天生神木一双,大二十围,长五十寻。”《南史·吕僧珍传》:“一夜, 僧珍 忽头痛壮热,及明而顙骨益大。” 唐 李商隐 《无题》诗之二:“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 吴王 苑内花。” 萧萧(1) 形容马嘶鸣声 马鸣萧萧 萧萧班马鸣。——唐· 李白《送友人》 车辚辚,马萧萧。——唐· 杜甫《兵车行》 (2) 风声 风萧萧兮易水寒。——《战国策·燕策》 风萧萧 (3) 冷落凄清的样子 (4) 花白稀疏的样子 祖父看见了镜里的白发萧萧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