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三叹入荆扉,跏趺学僧定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陆游的《雨晴步至山亭欲遂游东村不果》 全文: 参考注释三叹亦作“ 三叹 ”。多次感叹,形容慨叹之深。《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吾子置食之间三嘆,何也?” 唐 杜甫 《惜别行送刘判官》诗:“九州兵革浩茫茫,三叹聚散临重阳。”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自述》:“予每读其史传及《正气歌》,未尝不三嘆流涕也,今予亦祇法 文丞相 已。” 谓三人随着歌唱者发出赞叹之声,予以应和。《文选·陆机<文赋>》:“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 李善 注:“唱,发歌句者;三叹,三人从而叹之。” 荆扉柴门。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二:“白日掩荆扉,对酒絶尘想。” 北周 庾信 《枯树赋》:“沉沦穷巷,芜没荆扉。” 唐 岑参 《西掖省即事》诗:“官拙自悲头白尽,不如巖下偃荆扉。” 宋 陆游 《野兴》诗:“从今谢人事,终日掩荆扉。” 清 黄景仁 《步从云溪归偶作》诗:“太息归荆扉,灯火惨不红。” 跏趺“结跏趺坐”的略称。1.佛教中修禅者的坐法:两足*交叉置于左右股上,称“全跏坐”。或单以左足押在右股上,或单以右足押在左股上,叫“半跏坐”。据佛经说,跏趺可以减少妄念,集中思想。《无量寿经》卷上:“哀受施草敷佛树下跏趺而坐,奋大光明使魔知之。”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四:“小师之趋东室也,急欲化去,跏趺不尽一脚。”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续黄粱》:“豁然而寤,见老僧犹跏趺座上。” (2).泛指静坐,端坐。 宋 苏轼 《又次韵二守同访新居》之一:“也知卜筑非真宅,聊欲跏趺看此心。” 宋 陆游 《别王伯高》诗:“香奩赠别非无意,共约跏趺看此心。” 学僧谓有学识的僧侣。 明 高启 《赠朱山人》诗:“学僧持浄律,避客録奇方。”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