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词名句:

 

名句 中岩尊者幸同堂,浪走诸方有底忙
释义

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晁公溯的《请缘老住持象耳山有诗次韵》

全文:
中岩尊者幸同堂,浪走诸方有底忙
若道渠侬棒可畏,新罗未过合思量。

名句书法欣赏

晁公溯中岩尊者幸同堂,浪走诸方有底忙书法作品欣赏
中岩尊者幸同堂,浪走诸方有底忙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中岩

(1).山岩之中。 南朝 齐 谢朓 《杜若赋》:“嗟中巖之纤草,厕金芝於芳丛。” 唐 王绩 《游仙》诗之二:“上月芝兰径,中巖紫翠房。”

(2).山岩名。在 四川 眉山 。 宋 范成大 《次韵陆务观慈姥岩酌别二绝》之一:“不辞更宿 中巖 下,投老餘年岂再来?” 宋 范成大 《中岩》诗序:“去 眉州 一程, 诺詎罗 尊者道场。相传昔有 天台 僧,遇病僧与之木钥匙云:‘异时至 眉州 中巖 ,扣石笋,当再相见。’后果然。”今三石屹立如楼,观前两楼纯紫石,中一楼萝蔓被之,傍有 宝瓶峯 甚端正。

尊者

(1).称辈分或地位高的人。《礼记·丧服小记》:“养尊者必易服,养卑者否。” 郑玄 注:“尊谓父兄,卑谓子弟之属。”《公羊传·闵公元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今 吴 人子弟稍长便不欲人呼其小名,虽尊者亦以行第呼之矣。”

(2).佛教语。梵语“阿梨耶”意译为尊者、圣者。亦泛指具有较高的德行、智慧的僧人。 宋 元照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尊者,谓腊高德重,为人所尊。”《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却説西方 双摩訶池 边有几个洞天……凡是洞中各有一个尊者在内,做洞主。” 鲁迅 《集外集·<痴华鬘>题记》:“尊者造论,虽以正*法为心,譬故事於树叶,而言必及法,反多拘牵。”

同堂

(1).同处一堂;同居一家。《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盎 素不好 鼂错 , 鼂错 所居坐, 盎 去; 盎 坐, 错 亦去:两人未尝同堂语。” 三国 魏 曹植 《当来日大难》诗:“今日同堂,出门异乡。别易会难,各尽杯觴。” 唐 韩愈 《袁氏先庙碑》:“由曾及考,同堂异置。” 老舍 《四世同堂》二:“自从他有了这所房,他的人口便有增无减,到今天已是四世同堂!”

(2).谓同一祖父。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羊长和 父 繇 与太傅 祜 同堂相善。”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相国同堂昆季三人,曰 石 ,曰 程 ,皆登宰相,惟 福 一人歷镇使相而已。”参见“ 同堂兄弟 ”。

(3).犹同门,同学。 元 乔吉 《金钱记》第四折:“小官有一同堂故友,乃是 韩飞卿 。” 清 陈确 《答恽仲升书》:“恃同堂之爱,不觉直言至此,死罪!死罪!”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南书房》:“ 仁庙 与诸文士赏花钓鱼,剖晰经义,无异同堂师友。”

浪走

四处奔走;胡乱奔走。 宋 苏轼 《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诗:“万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寧非痴。” 金 申万全 《病中遣怀》诗:“浪走天涯岁月侵,病中犹作 越 人吟。”《明史·俞大猷传》:“宜以潜师捣其巢,攻其必救,奈何以数万众从一夫浪走哉?” 清 唐孙华 《送宫恕堂北上》诗:“十年浪走槖金空,水没污莱失畊播。”

诸方

(1).各地方。《晋书·何劭传》:“每诸方贡献,帝輒赐之,而观其占谢焉。” 南朝 梁元帝 《庾先生承先墓志》:“诸方未游,佳城已望。”《新唐书·百官志二》:“大朝会,诸方起居,则受其表状。”

(2).犹诸道。 宋 苏轼 《虔州景德寺荣师湛然堂》诗:“诸方人人把雷电,不容细看真头面。”

(3).别的方位;别的地方。《太平广记》卷二六*四引 五代 王仁裕 《王氏见闻·韩伸》:“又或云某方位去吉,即往之,诸方纵人牵之不去。”《景德传灯录·池州南泉普愿禅师》:“僧辞,问云:‘学人到诸方,有人问和尚近日作么生,未审如何祇对。’”

有底

知道底细或内情而有把握

随便看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21 15:2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