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不著乌纱只岸巾,寻山还得爱山人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卢襄的《游南岩山》 全文: 参考注释乌纱(1).指古代官员所戴的乌纱帽。 唐 皮日休 《夏景冲淡偶然作》诗:“祗隈蒲褥岸乌纱,味道澄怀景便斜。” 宋 王禹偁 《<李太白真赞>序》:“龙竹自携,乌纱不整;异貌无匹,华姿若生。”《平山冷燕》第一回:“喝声未絶,只见班部中闪出一官,乌纱象简,趋跪丹墀。” (2).泛指官帽。 清 洪楝园 《后南柯·辞职》:“想当年司宪护高牙,误军事褫乌纱,如炉王法便追拿。”参见“ 乌纱帽 ”。 (3).借指官位。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与之大夫》:“覷了这人情笑杀,可道当今底是识乌纱。”参见“ 乌纱帽 ”。 (4).黑纱织物。参见“ 乌纱髻 ”。 岸巾谓掀起头巾,露出前额。形容态度洒脱或衣着简率不拘。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极谏》:“ 中宗 愈怒,不及整衣履,岸巾出侧门。” 宋 杨万里 《和章汉直》:“岸巾过我灯前语,赠句清於月底梅。” 明 宋濂 《南涧子包公碣》:“性嗜酒,虽百觴不乱。当酣适之际,岸巾独坐,高歌八韵律赋。” 清 陈维崧 《念奴娇·季沧苇宅夜看歌姬演剧》词:“重逢难必,岸巾且吸船玉。” 山人(1) 指隐士 山人墨客 野客思茅宇,山人爱竹林。——唐· 王勃《赠李十四》 (2) 旧称以卜卦、算命为职业的人;方士 也不索唤师婆擂鼓邀神,请山人占卦揲蓍。——元· 罗国宾《罗李郎》 |
随便看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