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舒元舆的《八月五日中部官舍读唐历天宝已来追怆故事》 全文: 将寻国朝事,静读柳芳历。 八月日之五,开卷忽感激。 正当天宝末,抚事坐追惜。 仰思圣明帝,贻祸在肘腋。 杨李盗吏权,贪残日狼藉。 燕戎伺其便,百万奋长戟。 两河连烟尘,二京成瓦砾。 生人死欲尽,揳业犹不息。 肃宗传宝图,寇难连年击。 天地方开泰,铸鼎成继述。 万国哭龙衮,悲思动蛮貊。 自此千秋节,不复动金石。 悲风扬霜天,繐帷冷尘席。 零落太平老,东西乱离客。 往往为余言,呜咽泪双滴。 况当近塞地,哀吹起边笛。 抚几观陈文,使我心不怿。 花萼笑繁华,温泉树容碧。 霓裳烟云尽,梨园风雨隔。 露囊与金镜,东逝惊波溺。 昔闻欢娱事,今日成惨戚。 神仙不可求,剑玺苔文积。 万古长恨端,萧萧泰陵陌。
名句书法欣赏 往往为余言,呜咽泪双滴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往往(1) 每每;时常 往往而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 (2) 处处;到处 往往山出棋置。——《史记·货殖列传》 卒中往往语。——《史记·陈涉世家》 往往有得。——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纷纷 吴王之弃其军亡也,军遂溃,往往稍降太尉、梁军。——《史记·吴王濞列传》 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汉书·司马迁传》 余言(1).谓未尽的话语。《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秦昭王 与 应侯 羣臣议曰:‘ 白起 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餘言。’ 秦王 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 (2).其他的话;别的话。《梁书·王亮传》:“ 高祖 变色曰:‘卿可更餘言。’ 縝 ( 范縝 )固执不已, 高祖 不悦。” 呜咽(1) (2) 伤心哽泣的声音 抱公膝而呜咽。——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行路亦呜咽 (3) 形容水、风等的声音凄切 逝水犹呜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