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平生慎许可,期期不忍发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德洪的《庆长出仲宣诗语意有及者作此寄之》 全文: 参考注释平生(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许可答应,允许 许可外国人来此居住 期期(1).口吃结巴貌。《史记·张丞相列传》:“ 昌 为人口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詔。’” 张守节 正义:“ 昌 以口吃,每语故重言期期也。” 明 刘元卿 《贤奕编·应谐》:“其妹期期曰:‘姊而裳火矣’。姊目摄妹亦期期言曰:‘父属汝勿言,胡又言耶!’”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章佖》:“ 章 再三期期之,犹讹两字。” 王西彦 《古屋》第五部七:“好像受了猝不及防的一击, 孙宏荫 一怔,期期地半晌说不出话。” (2).真挚恳切貌。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一》:“ 桂舟公 古学古貌,与世少可,居常以寑陋期期自恨。” 清 姚鼐 《怀朱竹君》诗:“世态期期求復古,酒杯浩浩欲登仙。”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粗人>》:“ 陈先生 又改为‘粗疏的美人’,则期期以为不通之至,因为这位太太是并不‘粗疏’的。” 廖承志 《致蒋经国先生信》:“惟弟一再声言‘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余期期以为不可。” 不忍(1).不忍心,感情上觉得过不去。《穀梁传·桓公元年》:“先君不以其道终,则子弟不忍即位也。”《史记·项羽本纪》:“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 (2).不忍耐;不忍受。《论语·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二:“ 阮士瑀 伤於虺,不忍其痛,数嗅其疮。” 宋 苏轼 《休兵久矣而国用日困策》:“不忍药石之苦、针砭之伤,一旦流而入於骨髓,则愚恐其苦之不止於药石,而伤之不止於针砭也。” (3).不收敛。《楚辞·离骚》:“ 浇 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 汉 朱浮 《为幽州牧与彭宠书》:“高论 尧 、 舜 之道,不忍 桀 、 紂 之性,生为世笑,死为愚鬼,不亦哀乎?” (4).不能忍受;不愿意。《孟子·离娄下》:“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史记·亷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 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三国志平话》卷上:“﹝妻子﹞到於庵门,见学究疾病,不忍见之,用手掩口鼻,斜身与学究饭吃。” (5).舍不得。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予初閲时,不忍释卷。”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 香山 诗﹞古体则令人心赏意愜,得一篇輒爱一篇,几於不忍释手。” 郭小川 《木瓜树的风波》诗:“此刻呀,他还不忍和同志们告别。”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