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张方平的《读杜工部诗》 全文: 文物皇唐盛,诗家老杜豪。 雅音还正始,感兴出离骚。 运海张鹏翅,追风骋骥髦。 三春上休苑,八月浙江涛。 璀璨开鲛室,幽深闭虎牢。 金晶神鼎重,玉气霁虹高。 甲马腾千队,戈船下万艘。 吴钩铦莫触,羿彀巧无逃。 远意随孤鸟,雄筋举六鳌。 曲严周庙肃,颂美孔图褒。 世乱多群盗,天遥隔九皋。 途穷伤白发,行在窘青袍。 忧国论时事,司功去谏曹。 七哀同谷寓,一曲锦川遨。 妻子饥寒累,朝廷战伐劳。 倦游徒右席,乐善伐干旄。 旧里归无路,危城至辄遭。 行吟非楚泽,达观念庄濠。 逸思乘秋水,愁肠困浊醪。 耒阳三尺土,谁为剪蓬蒿。
参考注释三尺土指坟墓。 明 高明 《琵琶记·张大公扫墓遇使》:“只恐你难保百年坟,教凭谁看你三尺土。”《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妾或适他人,父母三尺之土,朝夕不便省视。” 清 郑燮 《徐君墓》诗:“为表 延陵 万古心,忍负 徐君 三尺土。” 蓬蒿(1).蓬草和蒿草。亦泛指草丛;草莽。《礼记·月令》:“﹝孟春之月﹞藜莠蓬蒿并兴。”《庄子·逍遥游》:“﹝斥鴳﹞翱翔蓬蒿之间。”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是以俟扶摇而登苍霄者,不充詘於蓬蒿之杪。” 明 李梦阳 《汉京篇》:“ 霍氏 门前狐夜号, 魏其 池馆长蓬蒿。” 峻青 《秋色赋·夜宿灵山》:“看到的是满地荒草,遍野蓬蒿。” (2).借指荒野偏僻之处。 汉 桓宽 《盐铁论·通有》:“山居泽处,蓬蒿墝埆,财物流通,有以均之。” 唐 李白 《南陵别儿童入京》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三:“并世奇男淑女,慧业天生,湮没蓬蒿,姓名翳寂,岂少也哉!” (3).茼蒿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一·茼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