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轼的《石芝(并叙)》 全文: 元丰三年五月十一日癸酉,夜梦游何人家,开堂西门有小园古井,井上皆苍石,石上生紫藤如龙蛇,枝叶如赤箭。 主人言,此石芝也。 余率尔折食一枝,众皆惊笑,其味如鸡苏而甘,明日作此诗。 空堂明月清且新,幽人睡息来初匀。 了然非梦亦非觉,有人夜呼祁孔宾。 披衣相从到何许,朱栏碧井开琼户。 忽惊石上堆龙蛇,玉芝紫笋生无数。 锵然敲折青珊瑚,味如蜜藕和鸡苏。 主人相顾一抚掌,满堂坐客皆卢胡。 亦知洞府嘲轻脱,终胜嵇康羡王烈。 神山一合五百年,风吹石髓坚如铁。
名句书法欣赏 锵然敲折青珊瑚,味如蜜藕和鸡苏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锵然(1).形容金宝珠玉等声音清脆。 唐 蒋防 《幻戏志·叶法善》:“金翠珠玉,间厕其内,楼高百五十尺,微风所触,鏘然成韵。” 宋 苏轼 《石芝》诗:“忽惊石上堆龙蛇,玉芝紫笋生无数。鏘然敲折青珊瑚,味如蜜藕和鸡苏。”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画壁》:“忽闻吉莫靴鏗鏗甚厉,縲锁鏘然。” 徐迟 《大场的一夜》:“挺一挺胸,甲上的冰柱迸落,锵然有声。” (2).形容书声琅琅。 宋 叶适 《朝奉郎致仕俞公墓志铭》:“入其塾,诵读之鏘然,覃思之悠然,人雅多公父子不穷於儒也。” 清 曾国藩 《仁和邵君墓志铭》:“飢饿围城之中,犹著《礼经通论》。诵声鏘然,彻於巷外。” 珊瑚 许多珊瑚虫的骨骼聚集物,树状,供玩赏 珊瑚,色赤,生于海,或生于山。——《说文》。按,似树,大者高三尺余,枝格交错,无叶,有青色者,曰琅玕。 珊瑚在网:比喻有才学的人都被收罗来了 蜜藕蜜渍的藕。 宋 苏轼 《石芝》诗:“鏘然敲折青珊瑚,味如蜜藕和鸡苏。” 鸡苏草名。即水苏。其叶辛香,可以烹鸡,故名。 宋 苏轼 《石芝》诗:“鏘然敲折青珊瑚,味如蜜藕如鸡苏。”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水苏》:“其叶辛香,可以煮鸡,故有龙脑、香苏、鸡苏诸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