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翁森的《采桑》 全文: 采桑子,采桑子,朝去采桑日已曙,暮去采桑云欲雨。 桑叶郁茂寒露眉,桑枝屈曲勾破衣。 大妇年年忧蚕饥,小妇忙忙催叶归。 东邻女,对西邻。 道蚕眠起较迟早,已觉官吏促早缲。 新丝二月已卖了,卖了新丝更栽桑。 桑栽还似去年长,岂知城中花压墙。 朱楼旭日映红妆,不识桑树有罗裳。
参考注释采桑子词牌名。原本 唐 教坊大曲,名《採桑》或《杨下採桑》。 南朝 后主 作词名《採桑子传》, 宋 初名《採桑子》。一名《罗敷媚》、《丑奴儿》。双调四十四字。 唐 教坊大曲有《采桑》,截取一“遍”单行,后用作词牌。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等。双调,四十四字,平韵。又有《添字采桑子》,四十八字或五十四字;《摊破采桑子》,一名《摊破丑奴儿》,六十字;《促拍采桑子》,一名《促拍丑奴儿》,五十字;皆平韵。 宋 词《采桑子慢》一名《丑奴儿慢》,九十字,多平仄互叶。 采桑(1).乐府相和曲名。此曲始出于《陌上桑》, 南朝 宋 鲍照 、 梁 简文帝 、 陈后主 等均有此曲,名《採桑》。后人多所仿效。 (2).乐府清商曲名。属西曲,又称《採桑度》。亦为舞曲名。参阅《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五·<採桑度>序》。 (3).乐府近代曲名。《乐府诗集·近代曲辞二·<採桑>序》:“《乐苑》:‘《採桑》,羽调曲。又有《杨下採桑》。’按《採桑》本清商西曲也。” 唐 张祜 有此作。 (1).谓采摘桑叶。古乐府《日出东南隅行》:“ 罗敷 善蚕桑,采桑城南隅。” (2).古乐曲名。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乐通二》:“《采桑》, 晋 清商西曲。羽调。 唐 有大曲。”参见“ 采桑子 ”。 (3).古 黄河 津渡名。在今 山西 乡宁 西。《左传·僖公八年》:“ 晋 里克 帅师, 梁由靡 御, 虢射 为右,以败 狄 于 采桑 。” 杜预 注:“ 平阳 北 屈县 西南有 采桑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