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胸中抱真淳,笔下杂言诠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滕岑的《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湫明诗也以诗定韵为十》 全文: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中抱犹中怀。 唐 许尧佐 《柳氏传》:“义切中抱,虽昭感激之诚;事不先闻,固乏训齐之令。” 明 高启 《拟古》诗之七:“主劝客復酬,中抱各以伸。” 真淳真率淳朴。 宋 俞文豹 《吹剑一录》:“ 老子 曰:‘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谓其真淳如赤子尔。” 元 文逢原 《荆山璞赋》:“信太和之精粹,钟元气之真淳。” 秦牧 《艺海拾贝·两只青蛙》:“ 元好问 的‘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就都是力主创作应以天然和真淳见长的。” 笔下(1) 指文章的写作 笔下生花 (2) 指写文章时作者的措词和用意 笔下留情 杂言(1).杂谈。 晋 陶潜 《归田园居》诗之二:“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2).不纯正的言论。 元 吴海 《书祸》:“所以多者,皆诸子百氏,外家杂言,异端邪説。” (3).即杂言诗。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至於三六杂言,则出自篇什。”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上》:“余歷考 汉 、 魏 、 六朝 、 唐 人诗,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近体、排律、絶句,乐府皆备有之。”参见“ 杂言诗 ”。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