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戴炳的《壬子立夏日同郡博士黄次夔游江祖太白钓台因成古诗并呈偕行诸丈》 全文: 翰林天酒星,谪堕人间世。 豪气眇乾坤,浪迹寄湖海。 峨峨江祖山,片石峙西澨。 醉狂御风来,踞坐高傲睨。 一丝聊戏垂,意得在鱼外。 青天画屏句,妙越无尘界。 至今五百年,春虹绚晴彩。 我来访遗踪,蹑屐扪薜荔。 锦苔剥冰霜,髣髴题字在。 属时春夏交,微雨弄轻霁。 同游俱嘉朋,笑语洽倾盖。 云木团昼阴,松风奏天籁。 胜践心已惬,酣歌意弥快。 欲招台上魂,举爵酹清泚。 今昔自殊时,欣感谅一契。 诗成写苍壁,存否非所计。 长啸下归舟,惊湍送飞枻。
参考注释长啸(1).大声呼叫。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长啸哀鸣,翩幡互经。” 宋 岳飞 《满江红·写怀》词:“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许地山 《空山灵雨·生》:“它在竹林里长着的时候,许多好鸟歌唱给它听,许多猛兽长啸给它听。” (2).撮口发出悠长清越的声音。古人常以此述志。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顾盼遗光采,长啸气若兰。”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左》:“向闻长啸月下,韵甚清激,私心奉慕,愿接清论。” 宋 苏轼 《和林子中待制》:“早晚 渊明 赋《归去》,浩歌长啸老 斜川 。”《群音类选·四节记·复游赤壁》:“长啸若轻狂,振山林谷应如璜。” (3).钟之别名。 唐 冯贽 《南部烟花记·乐器名》:“鐘,一名为长啸。” 归舟 返航归回的船只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顒望:招头凝望。)——宋·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惊湍犹急流。 晋 潘岳 《河阳县作》诗:“山气冒山岭,惊湍激严阿。” 唐 韩愈 《龊龊》诗:“ 河 堤决 东郡 ,老弱随惊湍。”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水语·昌乐泷》:“滩流贔怒,惊湍飞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