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禹偁的《栽木芙蓉》 全文: 忆在长洲县,手植芙蓉花。 春栽秋成树,枝叶青婆娑。 八月寒露下,朵朵开红葩。 轻团蜀江锦,碎剪赤城霞。 香侵宾朋坐,艳拂人吏衙。 凌霜伴松菊,满地如桑麻。 岁寒万木脱,斫笋留根查。 春雷一声动,又长新枝柯。 良因地脉宜,岂在人力多。 今来帝城里,赁宅如蜂窠。 阶前栽数根,换土拥新沙。 浇溉汲御沟,盖覆堆野莎。 经春不出土,入夏方有芽。 穷秋竟憔悴,花小尤不嘉。 地气移物性,自念良可嗟。 还同山野人,强为簪组加。 妨贤将致诮,薄俸未充家。 所以多病身,少年双鬓华。 紫微虽云贵,白发将奈何。 会当求山郡,卧理寻烟萝。 奉亲冀丰足,委身任蹉跎。 终焉太平世,散地恣狂歌。
名句书法欣赏 所以多病身,少年双鬓华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所以(1) 表示因果关系,常与“因为”连用 因为刻苦训练,所以成绩提高很快 (2) 指实在的情由或适当举动 忘乎所以 (3) 所用;用来 夫仁义辨智,非所以持国也 (4) 原因;缘故 故今具道所以。——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病身体弱多病之身。 唐 张籍 《感春》诗:“远客悠悠任病身,谁家地上又逢春。” 唐 白居易 《彭蠡湖晚归》诗:“何必为迁客,无劳是病身。” 宋 杨万里 《晓行东园》诗:“老眼读书长作睡,病身得酒忽全苏。” 少年 古称青年男子,现在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段 少年儿童读物 鬓华花白的鬓发。 宋 欧阳修 《采桑子》词:“鬢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旧曲重听,犹是当年醉里声。” 元 揭傒斯 《和族子节京城客思》:“岁月日夜去,为谁催鬢华。” 明 杨基 《闻邻船吹笛》诗:“ 江 南万里不归家,笛里分明説髩华。” 清 顾炎武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诗:“天地存肝胆,江山閲鬢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