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洋的《我有一双眼赠徐氏倣老徐体仆近与思远赓和颇》 全文: 我有一双眼,光可照明烛。 我有一寸肠,时复潄醽醁。 我有两垂鬓,与君相映绿。 我有一双脚,比君非不足。 眼能别妍丑,肠不虑荣辱。 须鬓每自怜,足力能有遂。 一一将比君,未便遽惭恧。 胡为被君轻,污田对寒玉,君如邀我游,我亦知所以。 朝出任意游,暮归同倒屣。 况此郊野间,远近在一视。 东抵东家田,绕溪六七里。 北向关外行,五里见淮水。 我家园在西,鸣泉到清耳。 南郊野叟村,殷勤种桃李。 大抵浩荡处,潇洒异城市。 春云乍为锦,馀霞忽成绮。 咀啖尽日美。 我亦强自吟,合处粗相似。 醉时所经历,醉后诗在纸。 连粘动成卷,持行不羞耻。 以此不畏君,请君亮肝肺。 晴业拟出游,唤我为君起。
参考注释家园(1) 家里的庭院 (2) 故乡 (3) 泛指家庭 鸣泉(1).淙淙鸣响的泉水。 唐 张鷟 《游仙窟》:“激石鸣泉,疏巖凿磴。” (2).使泉水淙淙鸣响。 唐 李峤 《楚望赋》:“眇乎忽然,高山之颠。露团团而湿草,风烈烈而鸣泉。” (3).泉水名。 宋 苏轼 《<鸣泉思>思君子也君子抱道且殆而时弗与民咸思之鸣泉故基堙圮殆尽眉山苏轼搔首踟蹰作<鸣泉思>以思之》诗:“ 鸣泉 鸣泉 ,经云而潺湲。” 清耳(1).静耳。谓专心倾听。 汉 班固 《答宾戏》:“若乃 牙 旷 清耳於管絃, 离娄 眇目於毫分。”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二一:“是以轮匠肆目,不乏 奚仲 之妙;瞽叟清耳,而无 伶伦 之察。” (2).犹净耳。表示不愿意让污浊的话语污染耳朵。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虽能独断,必博纳乎芻蕘;虽务含弘,必清耳於浸润。” 宋 周密 《澄怀录》卷上:“公尝出玉磬尺餘……客有谈及猥俗之事语者,则急起击玉数声,曰:‘聊代清耳。’” 宋 岳飞 《题翠岩寺》诗:“忠义必期清耳水,功名直欲镇边圻。” |